会呼吸的建筑,为何让人更幸福

来源: 解放日报  时间: 2017.09.19  打印本页  分享: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近日在一场演讲中,为听众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建筑不是和城市的其他空间隔绝的。一幢楼就像一棵树,风可以从中穿过,可以共享自然,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近日在一场演讲中,为听众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演讲 叶青

  生态城市应该是幸福生活的载体。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态城市都有各自的指标,我从专业的角度把它们归为三类:第一,与自然共生。青山绿水,能够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愿意在这里安家;第二,与效率共生。资源利用高效,产业高效,能让人们拥有财富;第三,与文化共生。有更好更全面的保障措施,让人们愿意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慢慢变老。

  ――叶青一幢会呼吸的建筑
 

  著名美国建筑师沙里宁说,建筑就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今天我想从一栋楼的故事讲起,来说说我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建科大楼是深圳市建科院于2009年建成的办公大楼,占地3000平方米,共12层,外观看上去方方正正、毫不起眼。但是近五年来它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比如联合国人居范例奖、美国的亚太区绿色建筑金奖,被誉为“一幢会呼吸的建筑”。

  整座大楼因地制宜地运用了约40项绿色技术措施,在设计上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环境对“绿色建筑”的价值。

  在屋顶的花园里,我们有自己的菜地,不同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其他全部铺上太阳能板,这为整个大楼提供了5%到7%的能源。我们的会议室所有的外墙都可以打开,这样在5月份之前,我们都可以吹着室外的自然风开会。

  根据研究结果,深圳地区每年只有28天是需要开空调的,所以,在18000平方米的大楼内,只有8000平方米的空调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用电量仅为同等楼宇的47%。

  整座大楼,没有大门也没有围墙。这其中反映出我们的理念,那就是我们的建筑不是和城市的其他空间隔绝的,这座楼就像一棵树,风可以从中穿过,可以共享自然,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而且事实上,这么多年以来,大楼里从没有被偷掉过什么东西。

  如今,绿色建筑往往给人“奢侈品”的印象,不要说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造价惊人,就是国内的绿色建筑,造价也动辄每平方米上万元甚至更多,给人可望不可即的感觉。而这栋楼的造价非常低廉,2009年的结算价每平方米是4300元,包括安装太阳能和使用一些新技术的费用。所以我说,绿色建筑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关键是你把钱花在哪里了。
 

  办公楼里的幼儿园
 

  比较特别的是,在这幢大楼里,员工可以带孩子来上班。建筑师们一边画图纸,一边可以透过窗户,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做游戏。

  因为有近4000平方米的各种空间花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孩子们特别喜欢。野鸽子来筑窝了,一只一只,现在变成几十只;有人带来了两只兔子,不久生下了一窝小兔子;还有壁虎、蜥蜴、松鼠、蜗牛。有时候我们在室外会议室开会,兔子、小鸟也在一旁参加会议。

  什么是有用的空间?不一定是有房子,有门、有窗、有灯、有空调,才叫有用的空间,实际上凡是人们停留的地方都是有用的空间。

  去年,我们还在办公楼里办起了一家幼儿园叫“行・学院”,从一楼到地下空间再到屋顶上的植物园,整个楼里的空间都可以和孩子们共享。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习什么叫节水,为什么要节能,为什么我们要环保,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同时,他们也了解了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前不久,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合作伙伴、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来到深圳工作,特地去给幼儿园的老师们讲课,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位教育家。建筑师们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小孩子怎么搭积木,也教大一些的孩子学习设计。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2016年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绿色建筑中工作,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的得分比在其他建筑中工作高出25%,每天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幸福感也会提升。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们大楼里工作的员工,劳动效率普遍提高了15%。我想那些带着孩子一起工作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一定会更高,也一定会更有幸福感。
 

  除了绿化率还有绿视率
 

  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我觉得它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教条,这个定义就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高效的使用空间、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包括人、资源和环境三个要素。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这是告诉你对待资源的态度――少用;那么不得不用的时候怎么做呢?高效利用,用可再生的能源,比如太阳能。

  人一生的80%时间在建筑内生活,有许多疾病和建筑有关,这是在国际论文中发表的数据。正因为建筑如此重要,所以我们要思考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建筑。

  现在讲绿化率,是说拿多少的土地来做绿地。但是,绿地是乔木、灌木还是草坪,其释放的氧气量、负离子数和吸附的粉尘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新加坡讲的是“绿容率”。作为一种科学的绿化指标,绿容率不仅指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还包括绿地本身的生态效益以及将绿地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的绿化建设指数。

  日本科学家研究的则是“绿视率”。1987年,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天看到绿色植物占信息总量的百分比小于15%的话,会诱发精神性疾病。所以都市里忧郁症特别多,不仅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日本的兵库县法规要求“绿视率”要大于15%,这就意味着要把大公园变成街头小绿地,让你随时随地可以看到绿色植物,而不只是一个10万平方米的大公园,都是老年人在里面锻炼身体,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

  刚才提到的建科大楼,“绿视率”是47%,这是在设计大楼之初就已经规划好的。
 

  城市应让人感到幸福
 

  什么是生态城市?在我看来,生态城市应该是幸福生活的载体。

  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态城市都有各自的指标,少则100多项,多则200多项,我从专业的角度把它们归为三类:第一,与自然共生。青山绿水,能够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愿意在这里安家;第二,与效率共生。资源利用高效,产业高效,能让人们拥有财富;第三,与文化共生。有更好更全面的保障措施,让人们愿意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慢慢变老。

  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城市,要随处可见绿色的有生命的植物,让人愉悦;要宁静安详,能够让人一觉睡到天亮,宁静在都市里是一种奢侈品;要享受自然而有营养的阳光,但林立的高层建筑常常把自然光线都遮挡了;还要有清新舒适的外景。

  目前所有的城市中心区温度都是比较高,像东京和首尔的城市中心区都比周边地区高3至4摄氏度。而环境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空调能耗就会多5%到10%。所以城市当中要留出通风道,城市规划中小区里也要有通风道。人长期停留在没有自然风的地方,就会犯困、易怒,思维能力下降,会生病,所以风在建筑设计里、在城市规划里都是一个大学问。

  当然,幸福的城市还需要清洁的空气。PM2.5问题,其原因除了污染物,建筑工地多也是一个原因,有的房子周围长期是工地,空气中到处都弥散着土渣。国外的很多工地最起码会用一个网把工地四周网起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确实大幅度提高了,可是对生命的关爱,有没有跟上我们的财富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理自叶青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