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我们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

来源: 绿色生活引领者  时间: 2019.12.05  打印本页  分享:
12月2日,第五届中城联盟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朗诗集团董事长、中城联盟轮值主席田明,以及王石、冯仑、胡葆森等17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和学者分别做了精彩发言与分享,并与到场来宾共同见证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组织第一本《2019中城联盟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白皮书》的正式发布。


       12月2日,第五届中城联盟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朗诗集团董事长、中城联盟轮值主席田明,以及王石、冯仑、胡葆森等17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和学者分别做了精彩发言与分享,并与到场来宾共同见证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组织第一本《2019中城联盟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白皮书》的正式发布。

 

       田明于论坛现场发表了主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演讲,用详实的理论和行业最新趋势指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家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实现,也与企业的永续经营并不矛盾,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中城联盟成立20周年的日子。我想跟大家讨论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话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和中国房地产20多年,一样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历程,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转折时刻,我们讨论社会责任这一话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费里德曼:最大化股东价值

       上世纪7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提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他认为,市场经济下企业只有做好产品和服务,提高效率,才能实现客户价值,从而实现公司利润,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推而广之,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企业的效率都提高了,都积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那么就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弗里德曼的理论是有其合理性的。上世纪80年代的里根-撒切尔经济学深受其影响。

 

社会财富分配失衡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分裂

       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全球8%的人口拥有85%的财富。这种财富集聚、分配不均、阶层分化加剧的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更美好的社会吗?这种社会分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让企业和经济健康发展难以为继。

来源:瑞银“全球财富调查报告”

 

德鲁克: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

       弗里德曼理论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西方不少学者的关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的第一社会责任,是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第二社会责任,是为员工创造收入和个人发展空间;第三社会责任,是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

 

吴敬琏: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

还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提出,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企业所在社区的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公司形式的新探索:

B Corp共益企业

       在实际社会矛盾的冲击和社会思潮的推动下,20世纪后期出现了传统的公益组织和传统的商业企业相向而行的新趋势。后来有一种新的形式的企业,叫共益企业(B Corp),受到越多越多的关注。

       共益企业(B Corp)是由2006年创办的非营利组织——共益实验室(B Lab)提出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通过一套“对世界最有益的公司”的评估认证体系,筛选出一批在社会与环境绩效、透明度,以及责任感方面达到高标准的营利性企业。共益企业旨在重新定义商业成功,使其成为一种向上的力量,推动整个商业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共益企业的目标是取得商业和社会利益的双重成就。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形式,共益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人们运用商业的力量驱动社会与环境向好。

 

美国商业圆桌会议(BRT):创造

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无独有偶,美国的华尔街也在改变。美国企业组织商业圆桌会议(BRT),是一个由近200家美国最著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组成的协会,1997年他们发布了《企业使命宣言》,文件宣称: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对企业股东负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对股东责任的派生物。而到了2019年8月,他们发布了一份新的公司使命宣言,重新审视了 “最大化股东价值”的传统思维,转而强调 “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许小年:企业家做公益慈善

是企业家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实现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提出企业家作为掌握巨大社会资源的人,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比如公益慈善捐款等,不是单方面地去施舍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社会更加美好。

殊途同归:企业家的道德追求与企业的永续经营

       我认为,企业家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实现,与企业的永续经营并非相互矛盾,而是殊途同归的。

商业向善:

       首先,商业的繁荣发展有助于提升公众福利。

       其次,我们以对社会和环境是否友好来检验商业模式的优劣。

       第三,公益慈善事业以商业方式运营将更有效率。

       企业的目标不仅是实现股东价值,同时还应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

 

中城联盟成员企业的

初步探索和实践

       中城联盟从1999年成立至今,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联盟企业也在一步步践行社会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中城联盟在教育公益方面的投入达到31亿元,援助希望小学176家,受助学生240万;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达7.7亿元,受益人数超过300万;在扶贫赈灾方面投入金额超15亿,覆盖人口超过60万人;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超2.5亿元,受益人口超过30万人;共建立了64个公益基金,累计投入金额超过10亿。

       2016年,中城联盟、全联商会、阿拉善SEE、万科和朗诗共同发起“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利用房企的采购权,执行绿色采购方案,实现“无绿色 不采购”,推动上下游企业减少污染,节能减排。

      目前,参与“绿链行动”的房企已经有100家,大概占房地产行业总规模的20%。与此同时,“绿链行动”已经推出了7个品类的绿色采购行动方案和7个品类的白名单,我们还将逐步推出绿名单和黑名单。截至目前,加入绿链的白名单企业达到3669家,与中城联盟共同推动的51亿采购总金额也达到环境合规化的要求,绿链行动正在成功促进行业的绿色“净化”及变革。

      20岁是一个成人礼,展望下一个20年,我们相信:联盟成员企业会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这个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