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也要引入人工智能,“智慧建造”还远吗?

来源: 新闻中心  时间: 2019.05.12  打印本页  分享: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
上还在试验另一款地面找平机器人。

 

    事实上,推进建筑机器人应用并不简单。科学界的专业细分上,现今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机器,只能被编程为执行重复的一系列的运动。对于代替工人投入建筑一线,面对极为复杂的建筑工地环境,机器人需要执行更复杂的任务,甚至能够“思考”并作出决定。

 

    要让机器人真正满足未来建筑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借力人工智能(AI),让机器人能够学习、感知、解决问题,掌握语言理解、逻辑推理。通过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研发应用由AI程序控制的机器人,是这一轮建筑业研发和应用机器人的关键。

 

    “与一般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建筑机器人作业所在的环境更复杂,遇到的挑战更大。”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智能技术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兼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梁衍学介绍,“一般的工业机器人会走、会跑,但建筑机器人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得更多。”

 

    研发建筑机器人,不仅是核心控制器,机器人形态、智能化水平提升等也都要探索从头到尾的自主研发。梁衍学说:“要满足最基础的工艺要求,就需要把这些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全局优化。”

 

    建筑机器人产业未来可期

 

    眼下在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厂房,工程师将整个实验室划分为十余个小实验区,在这些用黄色护栏围起来的一个个“小摇篮”中,铝模安装机器人、内墙喷涂机器人、地砖铺贴机器人等20多款建筑机器人正在有序地测试、成长,其中多款已在工地上进行测试。

 

    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碧桂园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先后与西湖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院,目前已引入了超过200名博士,在建的顺德机器人谷项目未来5年内计划投资800亿元,并引进上万名高端研发人才。

 

    顺德机器人谷项目占地约1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部基地、智能制造、科研服务平台、机器人创新创业、机器人大学园区、会展商务6大组团。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项目,背后有着现实的行业前景和系列政策利好。

 

    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预计2018年产量有望达到14万台。市场调研机构IDC此前预计,中国市场在未来十年将成就机器人产业的万亿市场规模,到2027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等国家级纲领性文件相继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要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广东和佛山一系列推动机器人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扶持方案出台,形成了产业项目落地孵化的优质土壤。

 

    目前在建筑机器人这条路上碧桂园是跑得比较快的,但很显然他们还有实现智慧建造的更高追求。此次全国两会上,杨国强委员建议政府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导和支持,积极推进制定行业标准,加速建筑机器人的应用。他很有紧迫感:“科技的进步不可想象,今天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正是时候,如果再不努力的话就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