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生物质清洁取暖调查: “三种模式” 互补共进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dxh  时间: 2019.01.31  打印本页  分享:
曾以免费城乡公交而声名鹊起的阳信县,最近又因生物质冬季供暖受到北方各省干部群众的关注、点赞。

曾以免费城乡公交而声名鹊起的阳信县,最近又因生物质冬季供暖受到北方各省干部群众的关注、点赞。

自2017年冬季起,阳信在省能源局(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利用农作物秸秆、剪掉的梨枝和牛粪推行生物质供暖,被省政府确定为生物质能源推广试点县,并在去年底举办的中国(阳信)生物质取暖高峰论坛上,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教授和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高度称赞。而在1月5日举办的全国工业化商业化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推广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更表示,要将把阳信县的做法纳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大局来定位。

顶着压力保供暖

1月11日,记者一行见到阳信县副县长张新国和时任县经信局局长刘建立时,他们刚风尘仆仆地从北京参加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风会赶回来: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拟定于3月22日至23日在河北廊坊召开2019中国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并拟将阳信农村清洁取暖县域解决方案向全国宣传推广。

谈起2017年试点生物质供暖时,张新国坦言“压力山大”:“阳信地处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中心,是全省惟一没实行集中供暖的县。既要呵护白云蓝天,又要百姓冬季保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财政欠发达县,的确两难。就像县委书记栾兴刚同志说的那样:‘按照现有情况,如果简单改气改电,眼前任务能交差,可长远问题没办法交代’。”

以“煤改气”为例,由于用户多、管道长、气源短缺,群众因“有气用不上、价高用不起”而顾虑重重。2017年采暖季,按照上面下达的煤改气指标,阳信县民用低价气指标存在缺口,需用高价气补充。而且,由于农房面积普遍较大,户日均用气将达20立方米,约合46元。农民宁可挨冻也不愿开气——后期回访显示,2017年,全县煤改气后正常用气的不到两成。

气、电不好推,能不能按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转轨生物质能源?县长刘荩一的几句话,让有乡镇工作经验的张新国感到峰回路转。阳信是鸭梨之乡,全县10万亩梨园年可剪枝5万吨,55万亩耕地年产秸秆80万吨,木器加工企业年供应锯末10万吨,肉牛年存栏27万头,可产鲜牛粪150余万吨……生物质资源丰富。

思路已定,摸着石头也要过河。阳信县委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编制了《阳信县和物质清洁取暖总体规划》,委托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研环能环保技术检测中心分别对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进行检测——对于环保部门“用户会不会用专用炉具偷偷烧煤”的质疑,刘荩一果断决策,民生工程就要大胆干、大胆试!阳信县投资700万元建设了利民生物质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颗粒燃料生产供应、专用炉具引进等前期工作,对于炉具,按照群众不同的需求,竞标选定几档不同价位的炉具,纳入扶持范围、试点推广。

顶着压力保供暖,付出终有喜收获!2017年取暖季,阳信1000户村民和30余处小学、幼儿园、敬老院享受到生物质供暖,一时间,生物质供暖的“阳信创新”在大江南北不胫而走。

“三种模式”互补共进

1月10日已是冬季的“二九”,室外温度低至零下10度,但当记者走进阳信县金阳街道李连方村陈宝砖的家中时,他正穿着羊毛衫红光满面地在喝茶,客厅的温度19℃左右,摸了摸卧室的暖气片,甚至有点儿烫手。

李连方村是阳信县最早试行局部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集中供暖的村。全村72户200口人,统一由位于村东头的生物质数字化锅炉集中供热。金阳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安天兴介绍说,每户交纳开户费1500元,县、乡给每户补贴5000元。全村的供暖管道循环闭路,不管住户离供暖锅炉远近,家里的温度都在20℃左右。该村于2018年11月15日进行试供暖,先让村里的乡贤(德高望重的老人)体验,暖和满意后再交费,如今,村里72户全部通管供暖。

而对于人口多、不能使用生物质锅炉分布式供暖的村,阳信县采用了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的模式。水落坡镇洼里赵村135户367人,家家都有一台生物质锅炉,每台锅炉3800元,政府补贴2000元。村支书田福来介绍说,小炉子每天约烧50斤生物质燃料,政府每斤补贴3毛,住户每斤花2.5角,燃料送到家后,再付款。生物质燃料颗粒倒进燃料仓时,可自动填充燃烧供暖,炉上还可以烧水炖排骨。由于二次完全燃烧,屋顶上的烟囱一点儿看不到黑烟,炉子烧了近两个月,烟囱还洁净如新。

在济南、青岛,热电联产的电厂在冬季用余热供暖,是最通行的方式。阳信县自2017年起,也试行热电联产供暖,但电厂却不烧煤,烧的是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生物质,位于温店镇的金缘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项目就是阳信县第一家,设计年发电3.5亿千瓦时,同时供暖26万吉焦。公司董事长杨太敏介绍说,2018供暖季,该公司共对方圆3公里以内的冯楼村等14个村3200余户进行了集中供热改造,由于公司拥有专利技术,秸秆可直接进炉燃烧,废渣可阶梯利用再发电。距金缘热电厂两公里的冯家花园,40余户全部实现地暖集中供热,尽管每户均为二层小楼、面积高达160平方米,但每户温度仍可达到21度左右。村民刘金国高兴地说:一上地暖,天天舒适,亲戚到他家里,都感叹比城里都暖和。

“在温店镇驻地及附近村庄,推行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在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及部分有条件的村庄,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其余基础条件偏差的村庄,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阳信县委常委、副县长肖春祥对记者说,“我们面对环保和民生双重责任,因地制宜,统筹冬季清洁供暖、煤炭减量替代、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问题,探索出了这样一条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的生物质清洁取暖路子。”

暖了百姓 美了乡村

阳信县财力相对薄弱,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顶着压力办实事,为民务实敢为先,走出了一条生物质清洁供暖“政府能承担,环境有改善,群众愿接受”的阳信路径。截至1月28日,阳信县2018-2019取暖季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25034户,其中,分布式23个村3550户,分散式376个村18771户,热电联产14个村2713户。

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利民公司,生产车间里,梨枝、牛粪、玉米秸秆送进生产系统,两分钟后出来的是一节节像香肠一样的生物质颗料燃料;车间外,一辆辆农用车拉着梨枝、秸秆等着过秤……利民公司总经理于淼波对记者说,公司有3条生产线,年可产生物质燃料5万吨。农民的玉米秸秆卖给公司每斤6分钱,也可拿梨枝、秸秆直接换燃料。“以前夏秋收季节,小麦和玉米秸秆田间地头沟渠里随意堆放的现象没有了,动用消防车去田间灭火的情况也没有了,现在城乡清洁亮丽,成了典型的美丽乡村。”

对于生物质燃料是树枝、秸秆物理挤压而成,会不会像田间烧秸秆一样的提问,刘建立笑着说:“颗料在专用的生物质炉具里是迅速气化、二次燃烧,一点儿烟都没有。同时,用生物质炉具烧煤点不着火,避免了少数人偷偷买煤污染环境的情况出现。”

国家能源局在其印发的《生物质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要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阳信县探索的生物质能清洁利用方式,可直接在用户侧替代化石能源,是替代燃煤供热的重要渠道。据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环科院专家测算,阳信实现生物质清洁取暖全覆盖,每年将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50万吨,年可替代标准煤35万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万吨,颗料物3440吨、二氧化硫2390吨、氮氧化物615吨。

不仅有生态效益,还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次调研并一直推动生物质供暖的山东省能源局资源节约处处长王玉刚分析说:“生物质改造成本较‘煤改气’‘煤改电’分别可降低38%、3.2%,三年后使用成本可分别降低52%、51%。关键是这种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的清洁取暖新路子,符合我国北方农村的实情,树枝、秸秆、牛粪等‘废物’变取暖‘宝物’,减少了取暖支出,农民当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