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供暖出路何在?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dxh  时间: 2018.10.29  打印本页  分享:
工业余热供暖项目实施涉及到地方政府、工业企业等多个主体,牵涉到的主管部门繁多。如供热问题归住建部门管理,热源企业则涉及工信部门、发改委。

工业余热供暖项目实施涉及到地方政府、工业企业等多个主体,牵涉到的主管部门繁多。如供热问题归住建部门管理,热源企业则涉及工信部门、发改委。如果是大型的钢铁厂或电厂,则又可能属于大型国企或央企。

利用工业余热供暖一直被视为实现节能、提高能效的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处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推动工业余热利用,已在加强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北方地区工业余热取暖面积约1.1亿平方米,相对于2015年颁布的《余热暖民工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的“到2020年,通过集中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资源,替代燃煤供热20亿平方米以上”的目标,这个成绩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年年呼吁,却进展缓慢,工业余热供暖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仅占北方建筑取暖总面积0.5%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余热中的中高品位余热大多通过余热发电得到回收利用,其余的低品位余热则大多被排放。而这些被浪费的低温余热,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可被利用的优质能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在日前召开的第一届余热利用与清洁供热论坛上表示,低温余热的利用潜力达我国能耗的10%以上,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能源革命中潜力巨大。

据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主任王健夫介绍,经测算,我国五大高耗能行业的低品位余热资源总量折合标煤达7.1亿吨,其中可开发利用的低品位余热资源量折合标煤超5.1亿吨。

相关数据显示,利用工业低温余热进行供暖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其运营成本约为18元/平方米,全寿命期内供热成本约24元/平方米,与燃煤锅炉的25元/平方米运营成本和27元/平方米全寿命期内成本相比,优势明显。

除了经济性,工业余热供暖的减排效果同样可观。记者获悉,如按北方各地区4—6个月的供暖季计算,北方地区可用于供暖季的工业低品位余热资源约为1.1亿吨标煤,相当于其供暖总能耗的1/3左右。

然而,工业余热利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据王健夫介绍,截至2017年,北方地区工业余热供暖面积约1.1亿平方米,约占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的0.5%。

“九龙治水”难协调

对于工业余热供暖进展缓慢的原因,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体制障碍是工业余热供暖的最大难题。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工业余热供暖项目实施涉及到地方政府、工业企业等多个主体,牵涉到的主管部门繁多。如供热问题归住建部门管理,热源企业则涉及工信部门、发改委。如果是大型的钢铁厂或电厂,则又可能属于大型国企或央企,涉及国资委;而且,这种情况下,热源企业负责人与地方政府负责人可能属同一级别,即使是地方政府愿出面协调,也往往难以保证效果。尤其是在当前环保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又与钢铁厂、电厂等企业因环保检查关系紧张。

“而更难以协调的是与地方原有燃煤、燃气等供暖企业的关系。”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利用工业余热供暖无疑是将供暖利益重新分配,原有企业很难配合。

一位余热利用企业的负责人就对记者大倒苦水:“工业余热利用没有一个真正的主管部门做抓手,完全靠企业自己去协调与各政府部门、国企央企的关系,协调成本太高不说,大多数企业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方案》虽提出了2020年实现20亿立方米的目标,却再也没有‘下文’。”

事实上,发愁的不仅是企业,地方政府部门也对推动工业余热供暖“望而却步”。记者获悉,在河南省某市今年召开的一次以清洁供暖为主题的内部会议上,该市相关领导提出让当地发改部门牵头推动工业余热利用,发改部门当即表态,难以承担此“重任”,原因就是需要协调的部门太多,不能越俎代庖到其他部门的职责范围。

出路何在?

那是否还有其他促进工业余热利用发展的途径?

在资金方面,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表示:“事实上银行比较看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但工业余热利用要想更好地获得银行资金支持,还需打破几个顾虑。如目前工业余热的管道成本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为热源企业一般距离市区较远,管道建设的成本以及余热在管道中的损耗都很明显;同时,当前我国北方冬季取暖地区的建筑保暖效果不佳,难免影响工业余热供暖效果,降低用户体验;此外,工业余热还需有新技术储备,并在项目实施中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商业模式。”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表示,工业余热利用是节能减碳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其与碳交易、碳金融结合起来,将能更有效地推动工业余热利用的发展。

中益能储热技术集团董事长、余热利用与清洁能源供热专委会副主任王智慧说:“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现有能源布局差异巨大。供热项目自设计之初,即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特点,本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安全绿色、经济可行’的原则,以提高能源综合使用效率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技术产品和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