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 2020年地热供暖面积达16亿平方米努把力估计没问题

来源: 能源评论  作者: dxh  时间: 2019.01.29  打印本页  分享:
《能源评论》:地热是一种来自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同时又是一种古老的能源,近期热起来的原因有哪些?

——访国家地热能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

《能源评论》:地热是一种来自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同时又是一种古老的能源,近期热起来的原因有哪些?

汪集: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需求,二是资源条件。当前,我国对地热应用的需求来自于雾霾治理、节能减排、供暖制冷以及“一带一路”等多个方面。

同时,地热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并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相对于风能、太阳能,地热是唯一不受天气、季节变化影响的可再生能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连续性和利用率高。因此,在风能、太阳能等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热不能仅仅甘心做新能源家族中的小兄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能源评论》:从资源情况来看,目前全球以及中国的总量如何?

汪集:从全球来看,据估算,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其中,可利用量相当于4948万亿吨标准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亿吨标煤计算,能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需求。

对我国而言,初步估算,0~3千米深度区间的热量在5000~50000亿吨标煤。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显示,中国大陆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研究显示,在回灌情景下,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亿吨标准煤。

《能源评论》:实际的应用规模是否比较乐观?

汪集:人类对地热能的利用方式有三种:蒸汽发电、直接利用中低温流体以及地源热泵。

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到2015年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国家已达48个,地源热泵总装机容量约为5万兆瓦,占直接利用总量约71%,其中,瑞典、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装机占欧洲64%;水热型地热装机为7556兆瓦,占比10.7%,规模较大的国家包括中国、土耳其、冰岛、法国、德国等。

目前我国对地热非电直接开发利用已居世界首位。截止到2015年,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国家能源局2017年公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地热利用量达到7000万吨标准煤,即实现将近翻两番的目标。

《能源评论》:这个目标的支撑是国家在清洁供暖方面提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您认为对于不同地区,有何实际意义?

汪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今年清洁供暖工作范围在过去的京津冀“2+26”通道城市之外,又增加了汾渭平原地区。实际上,南方地区也存在清洁供暖的空间。比如长江流域地区,涉及14个省(直辖市),约1.5亿城镇人口,也可以在有条件地区,如广东丰顺、江苏南通小洋口等地,利用浅层(<200米)中低温地热资源,打造“分布式地热供暖、制冷系统”,以解决南方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空调)问题。

《能源评论》:《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兆瓦,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您认为是否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汪集:清洁供暖领域努把力估计是没问题的,发电的规划目标还要看实施的力度和决心。

以羊八井地热电站为例,目前装机量为25兆瓦,每年发电量达到1.4亿多千瓦时。但已开发的主要是浅层资源,储藏于地表1400米以下的“大储量、高品质”的地热资源尚未开发,这部分的总装机容量保守估计至少为3万千瓦。

羊八井地热田钻井深度超过1000米的四口井中,ZK4001孔井口温度高达200℃,工作压力为1.5兆帕,据估算,该井单井发电出力即达12.5兆瓦,但由于釆用了不当的发电设备,目前只能发1000千瓦电力,十分可惜。

《能源评论》:对于目前地热开发利用的支持政策,您如何评价,有哪些建议?

汪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地热能明确认定属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应得到应有的优惠和保护。

自2013年,国家就开始出台鼓励政策,现有财政和价格激励政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不充分。具体表现在:其一,相关财税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实施条款和落实细则,对优惠税率和补贴力度等激励政策没有统一确的标准,导致政策落地难;资源税税额标准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能源消耗带来的社会成本,缺少体现可再生能源性质的“取热不耗水”的税收激励政策。其二,优惠力度不足。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要求,对地热能发电商业化运行项目给予电价补贴政策,但细化支持措施偏少且存在缺陷,比如土地使用、设备制造和产品消费的政策不明确等。其三,补贴模式不科学,支持方式有待完善。比如,目前都采用事前和生产环节补贴模式,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直接补贴居多,缺乏市场化手段;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领取周期过长。

可以参照风电、光伏等扶持政策,将地热能开发纳入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范围,并按照绿色证书制度发放绿证配额,进而落实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并研究制定以热(冷)量为单位进行补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