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就业的发展

来源: 中国劳动      时间: 2011.10.01  打印本页  分享:
绿色就业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全球都正处于对这一问题的日新月异的深化认识的过程中 绿色就业的概
绿色就业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全球都正处于对这一问题的日新月异的深化认识的过程中.

绿色就业的概念

绿色就业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全球都正处于对这一问题的日新月异的深化认识的过程中。绿色就业就是采用绿色技术、工艺和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就业,就是从事绿色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就业,就是直接从事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就业。所有从事经过绿化的经济活动的就业都是绿色就业;所有从事绿色经济活动的就业都是绿色就业。

要理解绿色就业概念,必须要清楚绿色就业的如下特性或规定性:第一,绿色就业的环境特征。绿色就业特指劳动者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助于保护或恢复环境质量。从其环境功能来看,绿色就业具有四个特征,即降低能耗与原材料消耗的“非物质化经济”特征,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的“去碳化经济”特征,将废物与污染降至最低的“环境经济”特征,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和环境服务的“生态经济”特征。第二,绿色就业的动态性。评判绿色就业的标准是相对的,与特定背景下的环境标准相关。如发达国家的非绿色就业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就是绿色的,目前阶段,绿色的就业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就成为非绿色的就业了。也就是说,绿色就业具有动态发展性。绿色就业既包括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包括由此带动的间接就业机会,还包括诱导衍生的就业机会。

发展绿色就业应持的基本态度  

从促进就业角度讲,绿色就业倡议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各国尽早制订绿色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顺应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看,绿色就业是发展方向,空间广阔,具有无限可持续发展潜力,能够促进体面劳动。绿色就业直接导致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劳动报酬的更快提高和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增加;通过推进环保各种措施,整合发展成不断延伸的绿色产业链条,蕴藏着的大量就业机会,长期中必将抵消传统产业中工作岗位的减少,而且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具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节能环保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的引用,能大大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从而增进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实施节能环保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技术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我们关于发电行业绿色就业的研究表明,绿色就业岗位比非绿色就业岗位更具职业安全性,绿色就业比非绿色就业更体面,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有利于促进体面就业。

绿色就业倡议的消极意义在于,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就业面临的约束条件,没有予以重视。正如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要考虑转型成本和条件一样,向绿色就业转型也是有成本的。事实上,我国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都默默无闻地承担了巨大的绿色就业转型成本。如政府的脱硫电价补贴、风电上网电价的补贴、森工企业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用、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的政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占世界1/4就业人口,仍然有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就业的城市化率不到40%,每年有6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城镇就业人口中1/3为灵活就业,每年的非农就业需求在3000万,而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应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促进就业,保障公民基本就业权利,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径。需要根据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就业压力持续巨大、就业结构还比较落后的国情,在财力和社会可承受的前提下,制订绿色就业转型战略。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向绿色就业转型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订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就是要绿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一方面,将“绿色”的观念植入现行的政策体系中;另一方面,将以往相关的政策纳入这一政策体系,如资源枯竭城市的就业政策、水库移民的政策、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的政策等。在此基础上,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行充实完善,最终形成中国的绿色就业政策体系。

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一是绿化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促进绿色就业发展。建立绿色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促进劳动者向绿领转变,绿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绿化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绿色就业发展;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开发一批绿色就业岗位;四是在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开发绿色就业岗位。促进农村绿色就业发展,首先要建立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