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绿色信贷逆势高增长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2.09.26  打印本页  分享:
绿色金融规章政策密集出台、多家银行设立个人碳账户、碳金融创新业务百花齐放……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点点滴滴的金融力量正汇聚成一片绿色海潮,滋润着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土壤。2020年9月22日,中国许下力争2030

绿色金融规章政策密集出台、多家银行设立个人碳账户、碳金融创新业务百花齐放……“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点点滴滴的金融力量正汇聚成一片绿色海潮,滋润着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土壤。

2020年9月22日,中国许下“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简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开启低碳转型之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者和支持者,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也自此按下加速键。

过去两年来,各项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相继推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现在基本每一家银行都在做绿色金融。”某股份行的一位绿色金融研究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不论能做多少、水平高低,这都是个好事,因为绿色金融市场要真正发展起来,仅靠一两家机构是推不动的。”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绿色信贷逆势增长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极端气候频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越来越成为共识。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也从绿色信贷、低碳金融等方面展现多维度担当。

近日,工商银行公布2022年半年度ESG专题报告,成为A股首家披露半年度ESG报告的上市银行;此前的4月,恒生银行(中国)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则是内地首家主动发布ESG报告的外资本地法人银行。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发现,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便频繁出现在各大中资银行的年报和清单当中。同时,绿色标准制订和气候风险评估方面也进展积极,不少银行正努力完善细节的跟进工作。

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业务标准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产业、不同部门的规章政策密集出台,顶层设计得以不断完善。目前,《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绿色金融标准皆已发布。另外,还有多项标准处于立项或征求意见环节,涉及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等多个领域。

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的政策工具也逐步落地。例如,财政部将绿色信贷占比纳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等。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均有较大程度下滑,但是绿色低碳产业却有较大增长,比如新能源汽车,这也使得绿色金融逆势增长。”郭海飞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出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

郭海飞还指出,自2016年中国开始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来,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在2021年实现了最大年度增量——2021年,中国在境内外市场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095亿美元(约7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达到1.4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

高碳产业追求减排 转型金融应运而生

尽管如此,仅依靠绿色金融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在此背景下,转型金融应运而生,且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转型融资才能真正容纳中国整体经济低碳转型的需要。”前述股份行绿色金融研究人士表示,“与绿色金融不同,主要服务于高碳产业的转型金融其实不属于绿色,转型后这些产业还是排碳的,只是排得少一些。”

在该人士看来,中国经济要从高碳转向低碳,最需要解决的其实是高碳产业减排转型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主要依赖的传统火力发电能源体系的转型。”他认为,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在中国“双碳”目标中有着关键权重。

另一位从事绿色转型的咨询人士也认为,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归根结底是要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占比约60%,明显高于全球20%~30%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该人士还表示,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转型也是中国“双碳”目标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这些碳排放较高的行业占比都不低”。

“为高碳排企业提供融资本身就有一些悖论,对于它们来说,绿色转型更多的是一个挑战,而不是机遇。一方面这类企业更加渴求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们又存在更大的风险。”他表示,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提供融资服务,还要提供一些融智服务,包括帮助企业寻找一些减排手段和转型方向等。

去年以来,中国为达成双碳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除了大力推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发展,更针对煤炭、化工等传统周期行业的节能减排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

近期,德意志银行发布《中国可持续金融展望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绿色贷款的强劲增长,可部分归功于中国央行新推出的货币政策工具,即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央行此前表示,已通过这两项工具向金融机构累计提供约2100亿元资金,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

该行认为,中国将加速制定转型金融的共同标准,以及转型信息披露的监管标准。“ESG金融将继续从纯绿色金融转向转型金融。”德意志银行指出,预计未来十年间,中国将以平均每年2.5万亿元的规模加大脱碳转型投资。

复合型人才有缺口 业务标准亟待统一

“虽然近几年绿色金融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占比仍不足10%,规模与传统金融相比仍较小,仍需加大力度发展绿色金融。”郭海飞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是,绿色金融体系标准不完善。”

他指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项目的跟踪监督缺失、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尚未明确、环境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成了一笔“糊涂账”,从而使得绿色金融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实际环境效益大打折扣,而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金融体系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环保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机构应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打破行业和部门利益壁垒,加大数字科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尤其是在项目实际节能减排降碳等环境效益的监测统计披露过程中,数字科技等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郭海飞表示。

多位中外资银行高管人士也不约而同地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产品才能够尽可能实现标准化,才能够加强市场间的流通性。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提到,尽管中国的绿色金融业务正稳步推进,而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认定标准不一致、绿色专业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准确鉴别绿色项目。“要规避这种情况,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提高能力建设、加强对绿色项目的审核,更需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首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要求,制定完善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的支持补贴力度。”郭海飞表示,“其次,金融机构总部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

他认为,银行应从总行和分行设立完善的绿色金融部门,制定金融机构的碳达峰与碳中和实施方案、绿色金融发展计划和目标等,实现自身运营办公的碳中和,逐年扩大绿色金融比重,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跟踪监测和信息披露,确保绿色金融落到实处,而不是被“漂绿”、“洗绿”。

“银行在推进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后续新的风险点。”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同时也希望行业规则、绿色金融标准越来越清晰,有数据的可获得性、比较性和延续性以后,对银行评估企业的各种风险会有更大的帮助,那个时候可能整个金融系统、银行和企业的绿色发展会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个人碳账户”已试水 减排与个人息息相关

实际上,低碳转型不应只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还应融入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9月,咨询公司埃森哲指出,随着社会购买力的提升,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占比不断升高,加之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高,也倒逼消费行业加快低碳转型步伐。

“比如,现在的消费者慢慢地更看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尽管这类食品价格更高,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去买,这就是社会意识在提高,这也会倒逼企业提高它们的低碳意识。”郭海飞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他表示,加大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与媒体的监督作用,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以及绿色办公、绿色生产方式,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

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通过具体量化社区、家庭、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实时记录个人的碳减排数据,并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在政策层面提出的转型。”宋跃升也提到,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未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涉及到人员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金融结构等诸多方面,“甚至还包括我们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习惯,都在需要改变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