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序言:中国建筑行业绿色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
缘起
先说说为什么要写中国绿色职业发展这么个题目。去年年初,有几个小朋友在LEED学习交流的QQ群上问一个LEED AP月薪能到多少。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给个数字,外加三两句话就能正确回答,甚至根本没有“正确”答案。一个人的薪水能拿多少与很多因素有关——能力、机遇、经验、学历、性格、资质、企业和行业等诸多内因和外因都会影响个人在某个岗位上的待遇,与是否拥有什么证书似乎没有直接的关联。于是,当时我就十分简单的给了个数字。
提问有提问的技巧和讲究,一个简单粗暴的问题只能得到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虽然问题本身没有针对性,太过笼统,但近几年来,有类似疑问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正如火如荼,估计投入到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绿色建筑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的关切也会越来越密集。既然无法用三两句或一个简单的数字来回答大家的疑问,那就索性做个调研吧,让数据和事实来说话,费时费力了一点,但希望最终的成果对初入行的新手们有所帮助,对在这个行业里混了多年的老油条们有所启发。
进退
中国的绿色建筑这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中国绿色地产年度报告2013》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已经从示范期步入了规模化发展期。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新兴潮流,并促进了大量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和规模化应用。这是个好现象,但问题是,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念的人并不那么够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业主(开发商)和小型设计院里的专业工程师,也仅仅是听说过绿色建筑而已,对全年能耗模拟软件及其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绿色建筑所需的核心元素还知之甚少。
同时,高校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校的大学生,对绿色建筑也充满了兴趣。在目前建筑类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也逐步加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应用的内容,但在校大学生们并不了解绿色建筑相关企业对技能的需求,有哪些优秀的企业,这个行业目前的待遇水平以及发展前景。
除了新手,绿色建筑行业也不乏大量的老兵。从2003年LEED进入中国,或者2006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算起,如果有人从那时开始就混绿色建筑这碗饭吃,现在将近10年了。去年就有一位从事建筑节能改造行业已经做到副总裁级别的老朋友和我聊起她对当前工作的看法,虽然年薪已近60万,但她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成就感。目前,她已离职跳槽到一家研究性质的机构了。再一位十分优秀的建筑师朋友,自己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业务增长良好利润可观,从2005年开始就有计划进入到绿色建筑领域,推行她的整合设计理念,如今8年过去了,她的公司业务已从室内设计扩展到绿色建筑设计咨询、评估咨询和低碳城市规划。
介于老兵和新手之间的,就是在这个行业干了三、五年的油条们。他们对游戏规则了然于心,对标准规范熟练掌握,但职位却不上不下,待遇又不高不低,跳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创业缺乏资源和勇气。如果说老兵们干这行,更多出于价值观的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油条们选择继续干下去除了挣钱养家的刚需,还有飞得更高的期待。问题是,到底能飞多高,不仅由我们的个人努力决定,与我们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所在企业的发展势头也有很大关系。
有趣的结论
本调研历时两年,从2012年初到2013年年底,询问了1000多人,实地面谈了几十位绿色建筑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收到高质量的问卷回复共123份,其中全职工作者回复105份,学生18份。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
比如,在下一个3年内最受期待的工作是“节能咨询”、“项目管理”和“工程设计”,其中“节能咨询”占23%位居第一,而目前十分热门“认证咨询”,仅占15%,与“技术研发”齐平,并且无人选择“金融投资”和“创业”方面的工作。
在目前最需要绿色人才的金融方向,却无人选择。当前国内节能减排方向的投资政策十分利好,大多数银行都有针对节能减排方向的金融服务,而有节能减排领域工作经验,同时具有良好技术的背景的工程师是银行紧缺人才。作为金融投资机构,银行迫切的需要这类技术人才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技术上风险的把控、新业务的开发、优秀企业的甄别等工作。
在未来三年内,也没有人选择创业。随着近几年国家逐步落实生态城镇开发建设的战略,绿色建筑和生态城镇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其间创业机会众多,尤其是新兴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及应用方面的机会愈加突出。绿色建筑的调试、建筑节能管理等方面服务由于市场基础薄弱,技术积累不多,从事这方面的专业公司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设计咨询、评估咨询方面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创业
确切的讲,在设计咨询和评估咨询方面,目前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创业机会,理由是越来越多的大型设计院、各地老牌的建科院等体制内企业大多已介入到这块业务,另外一些早年创业的评估咨询企业也已积累了大量的固有客户,新兴的创业型公司已经很难在获得足够的市场资源支撑其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绿色地产发展年度报告2013》统计,到2013年年底,已经有96家企业从事绿色建筑评估咨询或设计咨询相关的业务了。那么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你真的选择评估咨询或设计咨询作为创业领域,可能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
那么对于部分选择了创业的朋友,如果希望将企业长久的做下去,诚信就非常重要。如果为了短期的、眼前的利益夸大其词的宣传,对客户过度的承诺,甚至以假乱真,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提供虚假的服务,将其他公司的案例、视频打上自己公司的logo说成是自己的,然后再放到网上去大肆宣传,必然无法长久的经营,谎言终有被戳穿的一天。
如果说中国的房地产业刚刚送走了自己的黄金十年,正在迎来下一个白银十年,对于绿色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我们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绿色建筑理念催生的机会还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并且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去向客户乞讨一点微薄的回报。对于那些正打算在绿色建筑行业里创业的朋友们,建议你们放开视野,着眼长远,寻求下一个蓝海市场吧。
薪酬
在薪酬待遇方面,本研究的结论并不会让大家十分兴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相关企业和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饱和。从2013年起,从事绿色建筑相关的工作起薪与其他职业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与行业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在2005-2012年之间,由于绿色建筑刚刚兴起,了解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技术的工程师还不多,此时的工资水平处于行业中上水平,但随着近几年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相关人才也由供不应求逐渐转向共需平衡,薪酬待遇也逐渐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在本次调研中,100多位受访者目前的薪酬水平在年薪5-12万的占42%,年薪超过12万占44%,年薪超过36万也有5%,正如本文开篇所说,从业者的工资待遇不仅与行业的平均水平有关,与从业者自身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工作效率及工作量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很难一概而论。有可能同样年龄、从事同样工作的人在不同性质的企业里差别很大,故薪酬水平与机遇和平台也有关系。
需求
在企业方面,本研究表明绿色建筑相关的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擅长绿色技术整合的工程师”,也就是通晓各个专业的跨专业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学校里无法直接培养出来的,所以实践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事绿色建筑行业相关工作需要什么执业资格么?企业是否需要应聘者持有绿色建筑相关的证书?到目前为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对个人或企业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以笔者自己的从业经历来看,在某些定位LEED认证的大型工程对设计和施工企业进行招标的时候,确有要求这些企业中必须有LEED AP参与本项目,并且需要提供证书证明。
目前在绿色建筑领域广受认可的两个证书,一是由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培训会》继续教育培训结业证书。二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认证助理证书LEED GA,和LEED认证专业人士证书LEED AP。较之于前者,由于LEED认证体系的技术先进性、品牌诚信度、操作简易度,以及高标准化使LEED认证体系在世界多达135个国家中得以广泛应用,使得LEED AP的证书在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色彩,成为一个国际上通行的绿色建筑专业能力的背书。国内目前仅友绿网具备资质提供专业的LEED AP考前培训。友绿网还面向全球LEED AP及绿色建筑爱好者提供经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的其他中英文双语课程,比如绿色地产、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同时,友绿网的课程学时,还可计入LEED GA和LEED AP所需的继续教育学时。
虽然市场上还有其他机构推出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评估相关的培训项目,但这些证书在主流的绿色建筑设计咨询领域并不具备权威性,并未受到广泛的认可。如果仅处于增长知识,增加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目的,在充分考察培训讲师专业背景、培训机构售后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也可参加一些值得信任的机构举办的类似培训。
感悟
从2003年开始,我从事绿色建筑相关的工作也十年了,从一个初出校园的愣头小子,变成如今一名老兵。这十年间足以亲历很多故事,也见证了不少起起伏伏,旁观了许多对这个行业满怀着热情进来又出去的朋友们的故事。这份研究报告可能会让部分对绿色满怀激情的朋友失望,从大家的反馈来看,绿色其实也就是一种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而已,在很多人眼中并没有觉得自己多么高尚,绿色就业只是众多选择之一,是个人价值观的驱使。对绿色节能相关技能的掌握也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出于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需要,但我依然坚信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虽然这个行业并不容易坚持。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大发展的背后,行政推动政府干预的色彩还很浓厚,绿色建筑行业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并未形成全面的足以自发推动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我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的绿色地产,即是希望通过对直接面向市场的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探索绿色、环保因素能否成为一股推动房地产业向低碳转型的商业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改革的部署提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信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随着绿色建筑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机会,也需要更多精通绿色建筑技术和理念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中。
正如2013年的热词“互联网思维”一样,企业是否拥有“绿色思维”也将决定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的发展空间,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企业“绿色思维”的载体正是具有绿色理念,具备绿色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理念和技能用于实践的个人。
感谢
做这个研究,以及写这个报告,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虽然力争报告结构完整,数据真实客观,观点严谨可靠,但时间实在有限,以至于拖了两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即便是这样,也非常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占用了很多本该陪家人休息的时间。
本报告是建筑行业第一份全面反映绿色就业状况的研究成果,前面无人借鉴,也没有机构来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也是纯粹出于对一众好友期待的回馈,对参加友绿网培训学员负责这样一种责任感来做这件事情。我个人的力量有限,资源更加有限,虽有无限热情,但仅凭热情也做不好事情。相信本报告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观点也值得商榷,欢迎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完善这个研究,希望大家积极地反馈,能够帮助延续这个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