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广州 “绿色”就是时尚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1.09.06  打印本页  分享:
“十三五”期间,广州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答卷,描绘出城市的绿色“底色”:“十三五”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十三五”期间,广州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答卷,描绘出城市的绿色“底色”:“十三五”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在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内涵,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印发《广州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将低碳发展融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各领域。

“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6%,而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2019年,广州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5.4%,提前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超出全国(下降18.2%)7.2个百分点。这一年广州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79.8%和42.5%,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打造“会呼吸”的建筑

在知识城南起步区,依山而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是广东省二星A级绿色建筑,5栋白色建筑呈环形坐落,中间环抱一片水池,建筑周身以白色为主,反射太阳光,温度不会太高。

走进该中心,凉风扑面而来,一条蜿蜒的连廊将几栋建筑连成一体,同时也是一条风廊,整个中心被称为“会呼吸的建筑”。通过多种节能方式,该中心建筑的运行能耗比传统建筑写字楼节省40%~50%。

广州出台《广州市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与审查指南》等,推动“十三五”时期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9088万平方米,比“十二五”增长420%,标识认证项目的数量与面积居全省前列。

实施碳普惠制 市民低碳行为有奖励

“我们社区建立了科普志愿者服务站,成立社区绿色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科普志愿者队伍。路灯,草地灯已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灯,社区内还设置了太阳能废旧物品回收箱。”越秀区都府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广州,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作为广东省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城市,2019年12月,广州推动全国首个碳普惠平台成功上线,推出市民低碳行为数据获取、减碳量实时核算和优惠兑换等功能,举行形式多样的低碳生活宣传推广活动,倡导低碳出行生活方式。

同时,广州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自愿减排项目申报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项目,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开展自愿碳减排项目,进入碳交易市场实现价值。截至2021年7月11日,广东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1.91亿吨,累计成交金额42.37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稳居全国各试点首位。

开展对外交流 推广绿色发展“广州经验”

广州积极参与低碳国际交流,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先后合作举办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讨会;与瑞士发展与合作署签署低碳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开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深化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试点工作,推广绿色发展“广州经验”。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广州将以降碳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建成美丽中国样本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