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考问城市

来源: 新金融观察      时间: 2014.01.07  打印本页  分享:
当前低碳院依旧忙碌,突破成为它发展的原则,而在低碳领域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也成为众多城市的新目标。
 建筑

 

有研究表明,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这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在中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并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迅速扩大。

 

交通

 

社会客车及出租车是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更是最大的碳排放源。“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汽车的人均能量消耗最大,几乎是公共汽车的 4 倍;轨道交通耗能最小,只有公共汽车的31.25%、小汽车的8.45%。从废气排放来看,轨道交通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是公共汽车的 3.75%、71.43% 、52.63% 。据专家的精确计算,如果我国有 1%的个体小汽车出行转乘公共交通,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将节省燃油 0.8 亿升。

 

电力

 

火电厂需要消耗大量燃煤,一座200万kW电厂满发时一天消耗的煤炭超过1万吨,即使按照比较先进的95%脱硫效率,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很大,达到5000t/a左右(1%含硫率煤炭)。除了二氧化硫之外,火电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还有二氧化氮、烟尘。另外还有废热水、水处理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水污染排放,噪声污染等。
 

高碳城市 “低碳”生存

 

低碳城市设计研究院有两个主要任务:让城市环境更加清洁、让发展可持续化。现在,它带着自己的“作品”—于家堡商务区—向人们呈现低碳化的设计如何成为未来城市的标杆。

 

关于雾霾的幽默,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恶搞,而由于雾霾天气,出门“戴口罩”似乎也成为一种新的个性时尚。不过这种无奈,是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忧虑,幽默之后的严肃便是期待生存环境的“绿色”。

 

环境治理是一个大概念,各大城市的PM2.5“爆表”着实令地方政府困扰,而低碳出行、低碳生活成为近几年最炙手可热的词。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耗用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表面上,低碳的意义不难理解。但在天津市低碳城市研究院(下称:低碳院),“低碳”一词在科研甚至城市布局上,都有着更为宽泛的注释。

 

低碳院所做的事并不复杂,只是把低碳从普通意义上的节约抽离出来,最终使得城市成为一座低碳之城—一个区域也就在清洁的能源和空气下运转起来。

 

正在建设中的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3.8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1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要装10万人进去,不论从建筑还是交通方面来说,都是一笔大账。

 

比如每天往返的城市班车,在低碳院看来,实际上那是一种城市资源的浪费。一是班车的饱和度有多少,每天有24小时,而班车仅仅运行两个多小时,剩下的十几个小时班车是在睡眠状态。

 

而低碳院的规划在于建立公共交通导向规划,这样一来既提高城市的工作效率,又能很好解决城市交通的资源浪费问题。

 

除此之外,在城市建筑方面,一片楼宇的完成需要从最开始的建筑材料开始“低碳”,这也是建材商进入的门槛,简单来说,一栋楼房是否低碳源自它建立之初的一砖一瓦。因此,未来物业公司的管理包括传统保洁、安全等方面的同时,也将存在一项“碳指标”考核。

 

不过,每一项措施的执行都不是仅仅依据文件,最为有效的规范在于将建筑、交通等领域进行指标量化,即建立城市能源管理指标体系。

 

用数字说话,建立于家堡碳排放清单,开始力求将传统产业和楼宇、交通方面进行量化。这一指标体系的研发是低碳院推进城市低碳化建设的一记重拳。

 

与此同时,针对于家堡金融区的特点,碳使用也将运用市场杠杆,碳的买卖拉动了投资,碳进行定量,缺碳时需要进入市场订购,为此天津碳交易平台已在路上,“碳币”的产生也强有力地规范了金融区的排碳量。

 

而“都市农业”也是低碳院正在试点和努力的方向,在楼宇中进行果蔬种植,以减少果蔬引入带来的碳消耗是低碳院当下的设想,这一设想也与能源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相辅相成。

以上种种是低碳院正在做的事,合理运用“数字”、金融杠杆,以及城市农业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动力运转也将从源头上进行低碳式的平衡制约。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低碳生存。

 

“低碳”运行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国际社会正式进入“低碳潮”。不过,尽管如此,关于“低碳”,很多地方仅仅停留于做概念,真正有所行动的国内城市寥寥可数。

 

随着天津于家堡金融区、中新生态城、新梅江等区域的建立,在一个区域内如此集中建设高密度大规模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区,目前在国内凤毛麟角。

 

低碳院的解释是:“天津提供了极丰富的可持续发展土壤。”

 

在国际上,在环保、低碳等方面,挪威、瑞典等国家属于先行者,不过在其系统的商业体系下,也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同时商业公司由于集团利益的驱动,同盟化发展稍显无力。

 

低碳院的运作则显得强力些,与城市运营商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金融),以及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等机构的配合,让这家机构在低碳领域存在良好的配合团队。

 

依附于天津提供的低碳土壤,这家机构突破了一般研究机构仅限于碳排放管理的传统,而是将碳排放与碳权交易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因此低碳院在传统建筑规划领域的低碳化、新型的低碳材料,以及碳排放和核查量化等方面都抢到自己的技术力量。

 

从区域人文管理,到关于低碳交通的规划,还有景观、建筑、楼宇的前期规划。实际上低碳院完全在搭建一种低碳的模式。因此突破传统是低碳院在整个发展中具有特色的一个定位。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定位在国内还仅此一家——低碳院真正地把区域发展理念和低碳理念完全结合到一起。

 

在传统产业方面,比如钢铁、石化等进行节能减排的控制,最后都是将排放数据折合成碳排放标准,这是低碳院管理体系下根红苗正的部分。

 

在新金融搭建的平台下,几家机构与企业的同时运作,也存在某种程度的“血缘关系”。这样的成体系的低碳微循环方式,在先行发展低碳的国家中也尚无标杆。

 

2010年的APEC领导人宣布主题为“发展低碳经济,力保能源安全——通过共同的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APEC”。2011年在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强调,“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低碳城镇示范项目合作,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提高能效等领域国际合作。”

 

低碳院在做好天津低碳工作之时,也有很多外埠的项目在同时进行,“APEC低碳城镇中国行”便是这家机构与国家能源局的企划。

 

在天津成功运行“低碳”之后,辽宁大连、黑龙江松花江农场、内蒙古巴彦淖尔、江西抚州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将借鉴天津的低碳经验,以此来带动其区域的低碳发展。

 

同时低碳院还向国家能源局合作申报APEC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心,这是APEC体系下的关于能源、城镇发展、低碳金融等多领域的研究机构。

 

当前低碳院依旧忙碌,突破成为它发展的原则,而在低碳领域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也成为众多城市的新目标。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