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秀

来源: 新财经      时间: 2010.10.11  打印本页  分享:
自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概念在中国炙手可热,风靡大江南北。什么东西都要跟“低碳”挂上

 

自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概念在中国炙手可热,风靡大江南北。什么东西都要跟“低碳”挂上,做什么事情都要和“低碳”扯上关系。低碳地产、低碳信用卡、低碳旅游、低碳服装……

 

低碳了,酒店不提供洗漱用品了,用信用卡不给纸质对账单了,大热天不给开空调了,企业也被限电停产了。说低碳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这无可厚非。怕只怕“低碳热”一过,概念炒完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和我们渐行渐远了。

 

秀“低碳”

 

炎热的8月,身为“环保大使”的电影明星周迅在上海参加代言活动。为了配合环保宗旨,减少碳排放,活动现场原本16台空调减至4台。可与之相对应的是,场内的16盏大灯却一个都没减,各个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当然还有逼人的热气,主持人和周迅大汗淋漓,现场来宾叫苦不迭。这样的“秀”让人只能苦笑。

 

自从有了“低碳”概念,一些人开始倡导从此不开车、不开空调、不吃肉、尽量少穿衣服。为了让公众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低碳”,8月5日,十几名女大学生在深圳地铁1号线车厢里集体脱去衣裤,宣传低碳。学生们的勇气令人感动,但这样的“低碳秀”,相信公众更看不懂啥是低碳了。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由王石、冯仑等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发布了一个推动节能减排、旨在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的联合声明——《我们的承诺与希望》。同时,由这些企业家组成的自行车队,在会场外开始了他们的“低碳秀”。王石事后也称,为环保作秀没什么不好。

 

对于国内兴起的这股“低碳秀”,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毅刚认为:“一个新事物还未尘埃落定、还处于炒作阶段的时候,它的结果应该是朝着大家所需要的方向走的,人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做低碳,它的结果总是好的,现在的炒作也是发展低碳业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今年以来,“低碳”这一时髦概念在国内金融业中也掀起了一股热潮。2010年3月24日,中国平安[58.20 5.51%]启动了“低碳100行动”计划,在百项举措中,日常办公占66项、采购环节14项、业务环节12项,剩下8项是结合平安业务自身特点的绿色金融投资项目。在平安启动的低碳计划中,大部分是日常运营项目,比如将纸质保单和纸质账单换成电子保单和电子账单,在全国范围内的办公室推行定时关闭办公电脑,等等;虽然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产品很少,虽然让人嗅到“秀”的味道,但如果人家真正努力了,我们是该给予肯定的。

 

无独有偶。兴业银行[25.40 4.44%]和光大银行[3.58 1.99%]在今年相继推出了“低碳信用卡”和“零碳信用卡”。兴业银行的“低碳信用卡”是在产品设计上体现了低碳和环保的理念,以新型可降解绿色材料制成,减少了传统PVC(聚氯乙烯)卡废弃后对环境的破坏。而光大银行的“零碳信用卡”除了具备一般信用卡的功能外,银行将不定期向持卡人发出邀请,购买碳排放额度。在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推出时尚的“低碳信用卡”,也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

 

营口低碳产业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中林认为:“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以什么方式宣传低碳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低碳的名义进行商业竞争。在中国市场上,现在有80%都在做低碳概念,实际上,很多人对于真正的低碳根本不了解,包括一些金融产品,都是打着低碳的旗号,其实,真正的低碳产品非常欠缺。”

 

湖南湘科清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汉文表示:“目前,金融机构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交易所使用的一些规则,都是针对国内碳交易做的前期概念性的准备工作,其意义还仅限于普及低碳概念,唤醒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以“低碳”的名义

 

进入8月,广西、贵州、浙江、河北等多省掀起了“限电限产”的风暴,对企业进行限电停产整顿,甚至对居民的正常用电也加以限制。由于今年是“十一五”规划万元能耗下降20%目标的收官之年,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考核过关,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节能减排。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刚刚进入恢复期,一停产,扭亏为盈的希望又破灭了。

 

今年4月,广东省旅游局颁发通知,要求广东省星级酒店从今年4月1日起不再将一次性用品配送至客房。紧接着,7天连锁酒店开始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分店实行“裸房”销售,以“低碳”的名义取消了免费提供的“六小件”,房价比同行打折后的会员价低10~38元。

 

看似更实惠了,可多数顾客反映:“酒店连一次性洗漱用品都不提供,还算什么酒店?出门总不能在行李中托运一堆洗发水、沐浴露、拖鞋吧。如果在当地买,走的时候又带不走,房价是便宜了十块二十块,可最后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几个月前,很多银行的信用卡客户被告知,为了“环保低碳”,今后银行将不再寄纸质消费账单,而是定期将电子账单发送客户电子邮箱。有人给算过一笔账,仅对账单一项,银行可节省的成本可观。

 

既然银行以低碳的名义节省了大笔成本,理应以更好的服务来回馈储户。可是,前不久,银行乱收费现象引起了广大储户的不满。据统计,银行的各种收费项目林林总总加起来将近3000多项,直接涉及储户的有30多项。

 

为了低碳,信用卡客户改用电子账单对账,但普通银行卡客户要想查询自己账户的情况,只能去银行打印纸质账单,原来的免费打印,变成了收费打印。看来,一扯上“低碳”二字,银行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收入。

 

自从王石、冯仑等企业家在哥本哈根为低碳“作秀”之后,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低碳地产”热潮,很多房地产项目都打着“低碳”的旗号进行营销。

 

号称“零能耗”的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确实采用了大量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技术设备,但公寓的售价是周边项目的3倍,沿河别墅最高卖到9.8万元/平方米的天价。

 

张汉文认为:“房地产的‘零能耗’根本不存在,只有更低的能耗。”像南京锋尚国际公寓这样的“低碳地产”项目,还算有些真东西,采用了部分绿色环保技术。其他大部分打着“低碳地产”的项目,实际上都是“伪低碳”,很多开发商只是拿低碳做营销的噱头。有的开发商项目自身有点山水资源,就称作是“低碳地产”;一些建材供应商急于求成,在申报低碳建材时,使用“公关”手段浑水摸鱼;有的项目干脆就是追求时髦,直接在营销上大打“低碳牌”。

 

曾有人戏称中国的“低碳地产”:种了几棵树就是绿色环保了,挖了一条沟就是湿地了。孰不知,打“低碳地产”旗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抬高房价。

 

张汉文表示:“中国目前用的都是耗能建筑,对于低碳建筑还没有一个标准。所以,我们要想做低碳建筑,必须先制定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标准,由第三方核定,每个项目的低碳级别是什么,项目的卖点是什么。我们现在都是乱搞,乱说,自己都说自己是低碳。”

 

什么是真正的“低碳”

 

尽管“低碳”在国内炒得热热闹闹,我们还是有必要看看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低碳,顾名思义,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我们能不能实现低碳生活,取决于全人类能源消耗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先看看什么是“低碳生活”。在英国,剩饭菜的处理也成为减碳的重要一环,政府有关部门给每个家庭配备了专门处理剩饭菜的垃圾桶,然后集中处理,这样减少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

 

而在中国,剩饭菜也有它的利用价值,就是被收集起来制成了“地沟油”,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循环使用。日本也有“地沟油”,但日本的“地沟油”都由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了垃圾车的燃料。

 

丹麦的哥本哈根,家家户户都使用节能灯,晚间通往郊外的路没有一盏路灯。同时,哥本哈根还推行高税能源使用政策,1000瓦时电的价格由三部分组成:能源市场价格、运送费用以及税收,其中,税收占比高达57%。如果不采取节能方式,就得付出高昂的费用。

 

再看看什么是“低碳地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字显示,全球1/3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行业。在哥本哈根,政府对建筑标准有严格的规定。房屋的墙壁厚要达三层,中间层是特殊保温材料,夏天隔热,冬天防寒。窗户也有严格的要求,外边的冷(热)空气不会轻易进来。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城市,温哥华的民宅基本都是二三层高的别墅,这些民宅90%以上都用木头建造,绝对的低碳建筑。木质结构建筑不仅来自可再生资源,而且施工时间短,建材从砍伐、加工、运输、安装整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同样过程的钢材和水泥结构建筑。另外,现代木结构建筑对空气污染更少,生产过程能少消耗1/3的水,和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轻型木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是真正的意义上的低碳建筑。

 

最后来看看什么是“低碳金融”。“低碳金融”是近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还有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说白了,就是把碳排放当做商品,进行现货、期货的买卖。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业务范围也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并已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

 

而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低碳金融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东西只浮于表面和概念。近两年,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挂牌成立,但三家交易所目前的业务量很少,业务也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商业银行几乎无人参与,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交易平台。一些商业银行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低碳信用卡业务,更多被看做是一种营销手段。

 

发展“低碳”路还很长

 

“低碳”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低碳地产、低碳金融,等等,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不是靠一句口号、一次作秀、一段时间的炒作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从法律、制度、政策和人类意识上的全面转变。

 

目前,中国还处于“低碳”的概念炒作阶段,方方面面还没有完善的制度、统一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所以,中国要想把低碳从概念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在碳交易这块,中国没有明确的政策配套,到底是用行政手段还是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到底是进行大面积的配额,还是地区性的减排,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前,我们更多的是用行政手段来约束,比如采取财税补贴等方式激发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目前仅在碳交易、碳综合或碳补偿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按张汉文的说法:“这些工作其实是比较忽悠人的,没有按照规范的碳交易市场规则来做。碳交易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会把好事做成坏事,容易将这个领域的规矩给搞乱了,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从国际上来看,更多的还是采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就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主要包括现货、期货和期权交易等形式;美国是在区域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系统性的建设。

 

在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中,低碳还没有真正渗透到其发展理念中,还处于作秀、炒概念、应付的阶段。比如,高中林所在的低碳产业园,主要是生产低碳建筑材料,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他感觉非常吃力:“从成本上讲,直接成本比传统的建材成本可能高出10%,从长远看,房子的品质比普通的房子要高。但是,现在的开发商都是商业主义,钱赚到手就达到目的了,他们关注的是眼前的资金流,而不是长远的环境。所以,观念上的认知,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张汉文也表示:在中国发展低碳产业,还面临着技术、资金和机制的三大瓶颈。

 

第一是技术瓶颈。目前,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工艺、设备引进的还是国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术和设备,这能算先进吗?但我们要引进美国和欧洲最新的低碳技术就太难了,因为有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问题。所以,技术是我们最大的障碍,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是决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二是资金瓶颈。目前,中国的资金投入力度还是蛮大的,但这些投入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我们很难做出评判。实际上,现在政府的资金投向很大一部分还在高耗能产业,对于低碳产业的投资还在旁观、还在犹豫。

 

第三是机制瓶颈。像美国的节能改造项目,基本都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指节能服务企业与用户签订的节能或再生能源改造合同)。合同能源管理是欧美比较完善的一个节能减排制度,关键就是政府配套。而我们的很多政策不但不明晰,还没有配套,实施起来就更有问题。

 

中国人在“高碳”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中国经济也是以“高碳”为代价突飞猛进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如果只把低碳停留在概念、作秀、炒作上,低碳永远都不会成为现实。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