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不是作秀那么简单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时间: 2011.07.15  打印本页  分享: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低碳发展的行列,如何让低碳城市从口号,或者帽子真正变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改

如果你在2010年曾参观过位于浦西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伦敦案例馆,那么,你对该馆内的一间零碳餐厅是否还有印象?可以吃掉的餐具、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水管做的椅子……科幻的场景,却在现实中真实存在。

伦敦案例馆又名“零碳馆”,其创意来源于世界第一个零碳社区――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社区。始建于2002年的贝丁顿低碳社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首个“零能耗”社区,成为引领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典范。
  
虽然,低碳的提出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但低碳社区,或进而扩大为低碳城市的概念已广为人知。这几年,我国的低碳城市热也不断升温,然而,由抽象的概念到能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理念,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低碳城市,帽子、口号,还是转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由于城市占到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本地排放以及由于消费引起的间接排放),再加上城市集中了各国主要的人口和经济,所以从一开始,如何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便成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主要内容。
  
在这方面,由于各国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目标也存在差异。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方面由于其历史排放责任大、人均排放高,另一方面由于其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人口增加很少甚至负增长、高碳排放的产业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消费领域等,其城市的低碳发展是以实现绝对减碳为目标的。比如伦敦提出要在2025年将碳排放水平降低至1990年水平的60%,丹麦的松德堡提出要在2029年前实现零碳排放等。
  
而对于中国城市来说,一方面人口快速增加、大量基础设施尚需建设,另一方面其排放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位于城市及城市周边的工业部门、消费导致的排放尽管增长很快但目前所占比例比发达国家仍要低得多,因此其低碳发展的目标是相对低碳,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要降低。
  
目标各有不同,但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从现在开始,以城市规划为主导,以低碳理念为目标,努力在发展与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或者说带有明显正面意义的时尚标签,低碳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中国城市。在继2008年初WWF在京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将上海、保定选为首批试点城市之后,2010年8月,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入围。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目标。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位专家曾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有感于低碳城市发展的现状,也有人把“低碳城市”看作是继前些年各地争先恐后建设“国际型都市”、“创新型城市”之后的新一轮城建热潮。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低碳发展的行列,如何让低碳城市从口号,或者帽子真正变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改变,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低碳,还需实实在在地改变
  
现实摆在眼前。低碳城市并不是靠简单“拉闸限电”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一日就能建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博士表示,我们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和我们认识低碳经济的概念是一样的,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个目标和方向,其实低碳城市也是一个目标和一个方向。
  
他提到,为实现这个目标和方向,我们的生产方式要转型,消费方式也要转型。如何促进转型?就需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规划创新。
  
WWF在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方法》中,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排放情景分析、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以及城市建筑、交通、工业、金融、居民生活、企业等重点领域为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方法。可以说,这一份对策和方法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给出了系统化的建议。报告还提出,低碳城市规划的重点领域是建筑和交通。原因是发达国家城市的首要排放源是由于大量使用汽车导致的交通领域排放,其次是建筑领域的采暖和制冷需要产生的排放,这两项往往占到整个城市排放的70%~80%。

针对这两个重点领域的解决方案内容丰富。为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发展,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新兴重大功能片区的选址在远离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同时,应避免远离城市,城市发展方向应密切结合城铁、高铁等区域公交走廊,连接现有铁路、航空等交通枢纽;要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快捷、准时的公共交通服务;要发展混合动力及电动车等清洁技术车辆、鼓励小排量车、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等,减少交通排放等。

在建筑领域,首先应逐步提高新建建筑的能效标准,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实施;其次,通过节能改造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状况,尤其是北方采暖地区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再次,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另外,也要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用数字对比了我国建筑领域能耗与欧洲的差距。“欧洲在建筑能耗方面的要求是新建建筑标准要达到每平方米能耗(包括所有能耗)不超过50千瓦时。这一数值相当于我们国家平均建筑能耗标准的1/4左右”,姜克隽说。
  
低碳城市,指标还是难题
  
虽然建设低碳城市已成浪潮,但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得上低碳,目前还没有定论。
  
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定位、资源状况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由此就对低碳城市指标提出了既要有相同的大目标,又要有不同的小目标的要求。受能源局委托做新能源示范城市研究的中国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把指标设计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中节能副总经理丁航认为,低碳城市的主要实现途径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低碳城市一定要有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所以,在新能源城市指标设计方面,核心要素是要鼓励城市在本地应用新能源,增加新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当中的比重。
  
虽然指标还未公布,但从目前设计的指标来看,主要分为几个层面,第一是基础入门条件,即想成为新能源示范城市,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都需达标。“建筑节能达到国家的入门指标之后城市才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示范城市,这是一个入门条件”,丁航说。
  
另外一个入门条件是新能源的消费比重在能源消费当中占的比例是多大;这个比例既包括现在的、未来的,也包括增幅指标。“因为评价指标是面向未来的,到2015年,新能源的消费比重要增加到多少也是一个指标”丁航补充。增幅指标则体现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比如有些城市已经做得很好,但可能潜力有限,有些城市前期技术比较薄弱,相对来说后续发展动力比较足,情况就不一样。这一指标体系同时还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情况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讯则建议,低碳城市指标应该尽量简化,“就像现代化一样,十项指标就可以把现代化的概念讲清楚了”。
  
低碳城市的指标是否简化、清晰,将直接影响其评价效果。李讯认为可以以垃圾填埋量为指标之一,上海世博会台北馆就提出一个垃圾零填埋的主题。垃圾零填埋即这个城市可以实现全部资源化,没有垃圾。“这方面欧洲各国做得很好,如丹麦哥本哈根的填埋量是5%,瑞典、德国填埋量是10%,这表明至少80%以上的垃圾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相比之下,美国城市的垃圾填埋量为50%,而中国则高达80%。这说明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率潜力很大。”
  
“我们能不能简单一些,我大胆提议,用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的低碳城市。”李讯最后说。
  
丹麦模式--低碳社区
  
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一般遵守10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以及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丹麦Beder的太阳风社区(Sun&WindCommunity)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CohousingCommunity),竣工于1980年,共有30户。由于社区建设的构想来自于居民而非开发商,因此,居民能自发讨论商议,自始至终地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居民的长期共同参与使社区充满人情味。
  
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社区内约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这些太阳板主要设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地下有两个容量为75立方米的聚热箱,公共用屋的屋顶呈45度,是该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取热箱,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满足了该社区30%的能量需求。居民还在离社区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了22米高的风塔以获取风能,风能占该社区能量总消耗的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还设置了一个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木料)焚化炉,在室外温度低于华氏23度时集中为居民供热。社区内一块菜园加强了区内的物质循环,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减少运输能耗。
  
英国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
  
英国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始建于2002年的贝丁顿低碳社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首个“零能耗”社区。贝丁顿社区零能源发展设想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矿物能源使用,在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方面基本实现循环利用。为了促进低碳社区的发展,英国政府2008年专门构建了低碳社区能源规划框架,主要由发展设想与战略、规划机制两部分组成。从社区能源的发展设想与战略来看,将城市划分为6大区域:城市中心区、中心边缘区、内城区、工业区、郊区和乡村地区。针对每个区域,制定社区能源发展的中远期规划方案和确定能源规划组合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规划机制的目的是实施低碳化能源战略,包括从区域、次区域、地区3个层面来界定社区能源规划的范围和定位,整合国家、城市、地区相关的能源发展战略,构建社区能源发展的框架。
  
瑞典模式――可持续行动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瑞典政府内政外交的核心目标,其主要原则是当代人应为后代节约资源。瑞典马尔默不仅是瑞典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闻名的低碳城市。马尔默是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知识生态城市的典范。其中,该市的西港区,更是著名的“哈默比”,也就是生态城。这个城市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10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还有用垃圾来发电。首先,城市用水。整个城市都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从楼顶一直流下来,流到地下,包括地砖,也是透水的。水全部汇到地下以后,地下种一些特别植物,可以把水先净化,然后收集在水库里面,把污水处理得更完整。第二,厨房垃圾回收系统。
  
在社区内设有专门回收厨余垃圾的管道。住户把剩饭剩菜倒在楼层专用垃圾箱,这些厨房垃圾就会顺着真空管道,送往巨大的储藏罐内,再由专用垃圾车运到郊区的垃圾清空站。经过专业处理,这些厨房垃圾最终被加工生成沼气,成为替代汽油的生物燃油或者生物燃气。第三,普及太阳能能源。马尔默拥有瑞典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太阳能采集面积达1250平方米,峰值发电功率可达166千瓦,全国大部分的太阳能能源是在马尔默生产的。
  
日本模式――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日本提出打造低碳社会的构想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7月,日本政府根据提案内容的先进性和地区性等标准对参选城市进行了评定,宣布6个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地方城市入选首批“环境示范城市”,京都市等7个市区町也被同时选为“候补示范城市”。被选中的示范城市有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横滨、九州,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地方中心城市富山市、带广市,以及人口不到l0万的小规模市县村熊本县水俣、北海道下川町。按照规定,入选城市中的居民主要消费地产食品,并且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通过推动节能住宅的普及、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尽可能减少人流和物流产生的碳排放。
  
美国模式――低碳城市行动计划
  
尽管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美国各界并未消极看待气候变化,也未放弃对低碳发展的探索。美国主张通过技术途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西雅图市不仅是全美低碳城市的典范,也是美国第一个达到《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的城市。从1990年到2008年,西雅图市碳排放量减少8%,低碳行动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西雅图形成了大企业带头,以西雅图气候合作项目为平台,城市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气候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公众参与,二是,家庭能源审计。西雅图以较低的审计成本来计算家庭以及企业办公室的碳排放。通过家庭能源审计,西雅图给众多失业的年轻人提供培训,让他们从事审计工作,从而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家庭能源审计帮助家庭降低能源方面的支出;通过家庭的节约用电,关闭一些火电厂和燃油电厂。三是,阻止城市继续向外无限扩大,把重心重新放回中心城市建设。西雅图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重点领域: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改善公交系统的效率,控制公共交通的碳排放。四是,积极改善电力供应结构。西雅图电力公司大量利用融雪等水利设施进行发电,另外还在华盛顿州东部地区投资风电厂。五是,第三方评估减排结果。为了评估整个城市到底减排了多少,西雅图政府每三年请第三方机构对减排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减排7%的目标。
  
保定确定低碳城市建设路线图
  
翻开保定低碳发展年谱,2006年实施了“保定 中国电谷”战略;2007年启动“太阳能之城”
  
建设和开展“蓝天”、“碧水”、“固碳”等城市生态建设;200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拉开建设低碳城市的序幕。2010年,该市在国家实施的“五省八市”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中成为唯一的地级市,低碳城市建设创造了两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公布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城市,第一个着手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
  
鼓励低碳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方面,保定在城区高标准建设环城林带、城郊森林公园、景观片林,加快河流、水库、淀区等水体沿岸和道路两侧的植树造林;在农村推进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到2015年,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推广使用节能灯、节水用具等低碳节能环保新产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低碳、节能、环保办公设备和用品。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将保定建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确立的“绿色新城”。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