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吉林省为例浅谈"电"与"暖"行业的竞与合

来源: 电能供热专委会  作者: dxh  时间: 2018.11.09  打印本页  分享:
“煤改电”政策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决策,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属性,笔者从三个维度浅谈市场变化为传统供暖行业和电力行业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煤改电”政策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决策,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属性,即以能源替代为宏观指引,以民生供暖为实现载体,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紧密契合,因此,此项政策将对供暖市场产生常态化、持久化、结构化的深刻影响,面对金融行业的投资热情与原生行业的策略谋定,笔者从三个维度浅谈市场变化为传统供暖行业和电力行业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一、存量与增量:存量市场需求转型,增量市场需求释放。

以吉林省为例,传统的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从基础设施的规划,采暖习惯的形成以及供暖行业要求稳定、可靠的基本属性,无疑为“改”造预设了高额的成本,但一方面迫于政策压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吉林省规划的清洁能源供暖面积由2016年的300万平提升到2018的800万平,一方面由补贴政策的引导,所以改在可行、改在必行;目前电供暖企业在存量市场中扮演着新进挑战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优化服务者和改进谋划者,可联合地方政府和原有供热企业进行方案规划和落地实施。

随着城镇化的企稳,和棚户改造的攻坚,增量市场潜在机会显现。在增量市场上,用户对供暖方式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需要创新、有力的引导,电供暖方式所具有的环保、可控、可靠的方案优势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在运维成本上暂存阶段性质疑。在增量市场中,用户的理性选择将为电供暖企业提供有效商机和施展空间,而电供暖企业将面临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深度选项,而倾向后者,为用户分担运营成本,是抢占用户和市场的有效举措,同时把营销工作前置到建筑规划阶段,可为项目的后续推进节约营销成本、降低风险。

与此同时,供暖市场采用非集中供热,在远期缴费机制也将面临改变,将从统一定价转变为按需收费,规模优势将被削弱,对供热企业而言,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将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二、源端与终端:源端的结构优化,终端的方案成熟

源端是指供热链条的热源,目前电厂余热是在热电联产背景下的主要热源,在煤改电的稳步推进下,通过电能替代燃煤,实现电能终端消费的占比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吉林省是电力富余省份,但存在结构不优,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制约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潜能释放。

风电与供暖在自然条件和生态关系上联系紧密,是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组合,结合目前的电费政策和试点范围,吉林省在推进风电供暖的过程中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风电将由“弃”变“专”,实现专电专用,新能源领域的电力企业凭借专业的项目操作能力和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可在源端先试先行。

终端是指用户端的专业设备和解决方案,即蓄能式锅炉。诚然,锅炉在传统供热方式下属于源端,但电供暖方式的源端是广义的电网和上游电厂,电锅炉作为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成为终端,此项也是供暖市场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特点之一,蓄能锅炉的设计理念为紧密结合“削峰填谷”的用能指引,技术实现已经成熟,包括蓄热体材料,热转化效率等重要技术指标。技术应用的成熟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新能源热力企业在引进、研发、优化的蓄能式锅炉技术将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中直面挑战。

三、供侧与需侧:供给侧竞合交错,需求侧成本选择

供暖方式由燃煤依赖转变为电能替代,深刻改变的了产业格局,助推一批具有先觉意识的电力行业企业进入供暖市场,与市场原供给方开展竞争。另一方面,由煤到电,将对电力设施配套、电力容量增容改造,这就形成了原有企业与新进企业即是竞争也是合作的局面,追求共赢和能力互补将成为市场供给侧的主流旋律。要求电供暖企业面向市场提供电力配套的设计、投资及运营服务的一整套方案。

在需求侧,电力接入是电供暖行业面临的技术和专业壁垒,加持了电力企业了禀赋优势,同时在运营费用上,电价将于运营成本同频共振,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涉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可实现业务的无缝对接,成本优势得到增益。

综上,电供暖行业的业务链条被拉伸延展,应建立“发、输、配、售、消”的生态格局,全面覆盖“煤改电”政策落地周期的各个环节,而各环节在市场竞争中将相辅相成,为顺应市场变迁、分享政策红利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