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主题峰会共筑绿梦

来源: 绿建筑联盟  时间: 2018.01.27  打印本页  分享:
2017年12月13日,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中国住交会组委会、优博集团、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主办,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主题峰会暨第19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2017年12月13日,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中国住交会组委会、优博集团、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主办,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主题峰会暨第19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作为中国房地产最富盛誉的交流平台之一,本次峰会不仅邀请了行业大咖、专业人士就房地产市场、绿色金融、绿色地产、绿色设计等议题做主题发言,同时还设置了“深耕绿色经济”、“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视野”“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及品质升级”“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探索”四场高端对话,共同探讨中国房地产绿色转型路径,从绿色建筑和绿色地产出发,共建生态美丽中国。(以下是活动圆桌对话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绿力绽放之

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视野

01

 

 


“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视野”圆桌对话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孟冲主持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杜日生:

绿建体系如何帮助现有建筑更绿色

 

现在大家都在说目前绿色建筑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数据的不透明。中国未来十年绿色建筑发展,透明、可信是重点。

 

目前LEED已经在16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在中国54个城市有认证项目。在认证过程中我们也在分析新建和既有建筑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LEED认证既有建筑的平均值是35%,中国则只有13%。在美国既有建筑的绿建认证比例占到13%,在瑞典是57%。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未来如何利用绿建认证体系帮助现有建筑更绿色。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秘书长朱彩清:

从单体建筑到绿色行为方式研究

 

现在行业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体建筑,转到关注人的行为需求,倡导绿色行为方式的方向上来。这也是绿色住区标准关注的核心。绿色住区标准倡导与城市的融合、倡导人文和谐的关注、倡导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倡导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的效率。

 

同济大学清洁能源高等研究院建筑能效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

相关领域的研究纳入绿建标准很重要

 

LEED标准等都是基于本国雄厚的其他标准基础之上,有一个纲领性的提升,而中国标准这方面相对薄弱。如何把相关领域的研究纳入绿色标准体系很重要。

 

国内绿色建筑标准、健康建筑标准,都是以设备作为衡量,相对于基于人的方面的考量还需要加强一些,引入建筑师或社会学方面的人来加强研究。其他的观点能纳入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USGBC最近推出了两个标准体系,都是基于数据性能化表现的平台,中国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建立类似的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容易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带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和积累。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

给社会建造更加长久的优良资产

 

国家“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应该向着更高发展质量转型。绿色建筑的创新发展,应该和当前我国的需求和建筑业的转型,以及每个老百姓切身体会更加紧密关联,不是做高大上的建筑。

 

据官方统计,现在存量房600亿平方米,新的住房模式还是没有从建筑最核心的全生命周期来考量。而绿色建筑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建筑全生命周期。最近几年,全社会都在关注住宅的寿命,不能看房子建起来有多好,一定要看今后的可持续性,要给社会建造更加长久的优良资产。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国际部董事、五合国际副总裁卢求:

德国绿建体系在人文方面权重非常高

 

德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名称是可持续绿色建筑标准,就是更加关注人类和人类社会整体的价值观,而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绿色建筑刚开始似乎是关注节能、节水等指标,后来随着研究的加深,特别是德国的体系,在人文方面的权重设计是非常高的。所以,中国绿色建筑和整个行业下一步要关注的地方,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更多以人的感受和价值为核心。

 

远洋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兼WELL研究中心主任盛志宇:

健康是绿色的延伸

 

健康是绿色的延伸,健康是以人为本的标准,所以也是将来的延伸。可能对于未来来说,我们的绿建发展不只是绿色、健康,之后还有绿色幸福感指数,等等。健康建筑一开始肯定会有投入,未来成本会逐渐降低。我们现在有十个样板间不停地测试各种装饰材料,看看到底什么样的材料最终可以达到室内环境的标准值。这需要大量数据统计,我们致力于此,希望能够梳理出来健康的产品库、材料库。

 

绿力绽放之

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及品质升级

02

“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及品质升级”圆桌对话

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童悦仲主持

坤鼎集团常务副总裁张严:

园区建设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坤鼎主要是为企业的产业化项目落地提供投资和建设服务,虽然是服务公司,但我们提供的是产品、园区和建筑。在给企业项目落地提供建筑单体服务方面,我们提供的建筑是绿色、环保和低碳的。其次,在做产业引进过程中,坤鼎会作为区域经济推动的帮助者,更多引进朝阳性、绿色、环保的产品。另外,园区建设也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园区建设能够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吸引更多人才过来。

 

中交房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周济:

社会责任与产品升级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责任与产品升级是一脉相承的概念。对于房企来说,当前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围绕美好生活这样的时代主题,去回答行业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这样一个行业主题。中交房地产集团目前正在围绕绿色友好原则做三件事:首先,牢固树立绿色友好的品牌精神;其次,全力建立绿色友好的合作伙伴;第三,持续研究打造绿色友好精益化的产品系列。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庆:

绿色建筑就是最好的房子

 

公司承担着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落地曹妃甸的投资主体。我们已经建造了1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被动式住宅,是我国目前在建和已建的最大规模。全年能降低碳排放1600吨,对当地环境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社会责任示范方面我们也起到了很好地作用。什么是好建筑、好房子?绿色建筑就是最好的房子,这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

 

上海银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刘宏:

绿色是一个企业的决断力

 

讲绿色,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节能,二是舒适度。从我们企业自身体悟来说,绿色第一是价值观的问题,不再是设备问题。做好我们的房子,让家人能够健康生活;对国家来说,做好绿色建筑,有一个健康精益的发展模式;对全人类来讲,做好绿色,就是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第二,绿色是一个企业的决断力。目前我们正在做第三代绿色建筑研发:用BIM或者物联网等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用装配式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制造健康的人居环境。

 

绿力绽放之

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探索

03

“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探索”圆桌对话

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副所长黄献明主持

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与工程采购中心总经理甄巍:

经过10年才将日本那套标准体系摸清楚

 

作为建筑师做了很多设计建造和项目的交付,这个过程中一直觉得标准执行非常难。第一次去日本时觉得他们的标准化也不过如此,但是在经过10年时间后才将他们的那套体系摸清楚。对绿色、对标准,大家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标准问题,有标准本身问题,另外还有产业链之间的问题。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翀:

人对建筑的感受是品质的关键标准

 

有时候为了贴绿色标签,赶政策风口,大家同一时间做的事情太像了。朗诗设计院还是希望深耕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有限的领域适度地收缩,如果每个绿色的研究点都去深入,精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能够保持节奏感,同时在节奏感当中找到差异化定位,而不是在同一个风口下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企业一直保持140人到160人规模,确保百分之百落地的项目能够做到高品质。我们更加关注人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这是品质的关键标准。

上海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魁星:

政策一刀切限制了绿建的溢价能力

 

三湘目前有两个板块,一是住宅开发,另外一个是演艺项目。住宅领域我们做了20年,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绿色科技住宅了。做科技住宅成本比较高,但是政策是一刀切的,包括限价政策,我们就没有溢价可言,并且各地相关部门审批的政策也不匹配。

天普新能源总经理李仁星:

绿色建筑使用新能源应该是客户驱动而不是政策驱动

 

作为建筑师做了很多设计建造和项目的交付,这个过程中一直觉得标准执行非常难。第一次去日本时觉得他们的标准化也不过如此,但是在经过10年时间后才将他们的那套体系摸清楚。对绿色、对标准,大家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标准问题,有标准本身问题,另外还有产业链之间的问题。

荔园集团市场及品牌营销总监郭凤霞:

让普罗大众可以享受得起绿色建筑

 

在打造绿色环保建筑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样能让普通的购房者能够消费得起绿色建筑,这些普通消费者才是中国主力生活者。目前,我们成立了绿色研究院,我们与很多供应商、专家是合作关系。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好的产品,同时降低成本,让广大业主,首付仅仅是够三成的客户也可以享受到绿色建筑的理念。这是我们的愿景,同时也是行业的痛点。

小米智能产品部高级市场总监李琦:

以做互联网产品的思维帮助客户

 

小米智能家居1.0的方向是体验感,让客户了解未来家里的新一代的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的。我们在思考与地产行业如何结合。之前地产的诉求是做2B定制化的产品,小米的东西大多是2C的;另外我们也想把产品做出更多方案,重新做一些组合,来适应现在轻量级的智能家居包括绿色科技住宅的需求。小米这样以做互联网产品的思维帮助客户省钱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