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

来源: 《健康建筑:从理念到实践》--实践篇  时间: 2019.12.18  打印本页  分享: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

    注:项目后更名为建发央玺(上海)27-28、30-36号楼

 

1 项目概况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项目东至富长路,南至联谊路,西至共宝路,北至联汇路,项目总用地面积7.02万㎡,总建筑面积20.53万㎡。

    地上建筑1#楼为2层配套用房,高11.2m;2#~5#、7#、8#、10#、11#、14#、15#、18#~26#楼为19栋4层住宅,高13.1m;6#、9#、12#、13#、16#、17#楼为6栋3层住宅,高10.2m;27#~37#楼为11栋16层住宅,高49.99m。

    项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项目定位高品质健康住宅。项目的27-28、30-36号楼已获得健康建筑设计标识三星级。

 

  ☞健康建筑标识评价更多信息,可访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官网获取http://www.csus-gbrc.org/

 

2 健康建筑设计理念

 

     为了达到健康建筑的健康性能的要求,项目在设计阶段从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五方面出发进行设计。

     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防止室内污染源扩散,设置室内空气质量实时监控装置,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的同时能够让居住者随时了解所处空间的空气质量。

    项目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并严格把控饮用水品质,合理设置直饮水,建立直饮水运行维护制度,采取科学的给排水技术措施保证用水的方便与卫生,实施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项目用水安全,建设舒心放心的健康用水环境。

    对建筑进行隔声降噪的设计,降低房间的噪声,充分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风,并选用高效智能的照明和通风设备或技术措施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环境和热湿度环境,设计时考虑人体工程学,建筑使用者可获得缓解身体疲劳,改善身体状态,保持良好情绪的效果。

  项目在室内外设计有足够面积的健身场地并配置有足够数量的健身器材,室外设置健身步道便于小区居民室外健身活动。项目设计有交流场地、儿童游乐场、老年人活动场地适应不同年龄段居民室外活动的需求,针对绿化环境做了充足的考量,做到绿植与生活有效融合,考虑到居住区老年人起居安全与便利,项目人性化的设计了医疗救护系统、无障碍系统以及做了社区适老交通规划。

 

3 技术措施
 

       (1)空气

       项目采用户式新风系统、装修材料污染物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颗粒物预评估、合理设置厨卫通风、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等技术措施,保障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严格控制甲醛、TVOC、苯系物在室内空气的含量,有效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1)全热交换户式新风系统

       项目采用24小时运行的全热交换户式新风系统,主要由全热回收式新风机组、高效过滤组合等组成,提供净化的新风和舒适的温湿度环境。80、90户型的新风量是150m3/h,110户型的新风量是200m3/h,排风量设计小于送风量,室内保持正压。机组的过滤器组合形式为(G3+F5+F9)初效+中效+高效,过滤效率可达85%以上,能够在室外PM2.5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保证新风送风的洁净度。送风通过吊顶送风管和侧送送风口将风送入每套住宅的卧室、客厅、书房;总排风管位于餐厅靠近厨房处吊顶上方,排风通过全热新风机组热量交换后排到室外。项目采用侧送送风与顶部排风的通风方式,提高了通风换气效率,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效果明显。

       2)装修材料污染物控制

       项目对装修材料严格的筛选,主要针对涂料、胶黏剂、壁纸、人造板及其制品、地板、门、家具、纺织品、皮革、聚氯乙烯卷材地板10大类共24种产品种类进行了标准的制定,该标准的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主材首先送往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只有符合要求的材料才可被采用,厂家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证明和相关材料检测报告。项目在精装设计说明中明确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和室内陈设品的污染物限值,并对业主选购家具和室内陈设品提出了相关建议。

       3)室内污染物浓度、颗粒物预评估

       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和降低室外颗粒物穿透相结合方式可有效控制室内颗粒物。项目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为国家6级标准,户式新风的PM2.5过滤效率=85%;上海市室外的逐日PM2.5和PM10浓度数据,全年不保证18天的PM2.5浓度为102.2μg/m3,全年不保证18天的PM10浓度为129μg / m3,利用室内颗粒物采用组合控制的手段,在允许全年不保证18天条件下,室内PM2.5日平均浓度为23.49μg / m3,PM10日平均浓度为=30.13μg / m3,达到了颗粒物最优控制效果。

项目针对典型户型,采用CFD仿真模拟,对室内全装修条件下的典型污染物进行预测,如浓度超标的问题可以提前进行防治。选取项目典型户型,综合考虑装修材料使用量、室内新风系统的布置形式,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TVOC、苯系物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分别进行预评估。

典型户型图

 

       项目90户型室内污染物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室内各典型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要求。

表6.3-1 室内污染物浓度限值表

       项目在厨房和餐厅之间设隔墙和门,有效隔断厨房和餐厅;同时,在灶台正上方设排油烟机,在烹饪时排出油烟,并利用厨房外窗补风。参评建筑户内的厨房设置外窗,外窗可开启部分为900mm×1850mm(H),通风面积1.26m2。计算得出补风风速为0.2m/s,排油烟机工作时可以有效补风,同时保持厨房相对户内主要功能房间的负压,防止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从厨房扩散到其它房间。3)合理设置厨卫通风

       4)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

       项目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具有监测PM10、PM2.5、CO2浓度、甲醛、VOC等参数的功能,且监测数据可存储至少一年并实时显示。系统还可综合计算室内空气表观指数并定期向用户推送。该系统具备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的越限报警功能。

       5)CO联动排风装置

       地下汽车库设置诱导通风系统,共13台排风风机,利用主排风机和诱导风机结合的方式对地下汽车库进行通风,每台诱导风机自带CO浓度传感器,能根据周围的CO浓度自行启闭,主排风机根据诱导风机的启动数量自行连锁启闭。补风系统结合消防补风考虑,采用机械补风和自然补风共同对地下汽车库进行补风。

       通过室内污染物和颗粒物预评估,结果显示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其中,甲醛含量0.051 mg/m3,苯含量低于0.081 mg/m3,TVOC含量0.078 mg/m3,分别低于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对应限值要求。室内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23.49μg / m3,PM10日平均浓度为=30.13μg / m3,抽油烟机结合自然补风,将厨房油烟及时排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对室内PM10、PM2.5、CO2等浓度进行监控,并可将数据实时显示、储存、定期发布。车库CO浓度控制在限值之内,保障车库环境无毒无害。

       项目采用全热交换户式新风系统、装修材料污染物控制、合理设置厨卫通风、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CO联动排风装置等技术,将室内有害气体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室内颗粒物控制在较低水平,营造了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并且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切实保障了住户的呼吸系统的健康,进而有益于住户的身心健康。

       (2)水

      项目通过采用直饮水系统、高品质生活饮用水技术、配置分水器、设置恒温恒水阀、合理设置水封以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措施,保障了用水质量、严格防范有污染水质的潜在威胁,提升了用水品质。

      1)水质

    项目生活饮用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为<5CFU/100mL,生活饮用水总硬度为124mg/L,在75 mg/L<TH≤150 mg/L范围内。项目的给水形式为二次供水,设有生活水箱,为避免二次污染,设置水箱自洁消毒器。项目直饮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分户设置直饮水设备,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设备与水龙头,水质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的要求。

      项目设置室外埋地雨水处理装置,收集屋面雨水,场地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池,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浇洒、地库冲洗、道路冲洗。非传统水源的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要求。

      户内卫生间的污水立管和厨房的废水立管分别出户后,分别接入室外污水检查井。项目制定水质检测管理制度,有效控制水质的检测周期,保证各类供水水质的质量安全,对于水质超标状况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因水质不达标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每季度检测1次,非传统水源、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每半年检测1次。

      2)配置分水器

       项目在卫生间设置分水器装置,在室内支管处适当放大管径,避免用水器具同时使用时彼此用水的干扰。

      3)设置恒温混水阀

      住宅每户热水采用局部应用热水系统,住户采用户式燃气热水器进行加热,燃气热水器自带恒温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淋浴热水温度恒定,并在淋浴器上设置恒温混水阀,使得住户淋浴获得适宜的水温。

      4)合理设置水封

      存水弯和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管井内、阳台、卫生间选用防干涸型地漏。卫生间采用铝合金防干涸防返溢地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所有卫生器具自带或配套的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5)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项目主要针对非传统水源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非传统水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监测浊度、余氯、PH值、电导率(TDS)的功能。项目通过采用直饮水系统、高品质生活饮用水技术、配置分水器、设置恒温恒水阀、合理设置水封以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措施,生活饮用水总菌落数<5 CFU/100mL,生活饮用水总硬度为124mg/L,采用直饮水系统保障住户饮水质量,配置分水器减少用水器具同时用水干扰,住户淋浴水温舒适恒定,雨水水质在线监测,保障用水健康安全。

      (3)舒适

      项目采用隔音降噪技术保障室内良好声环境。充分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技术,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环境和温湿度环境。通过空调系统以及新风系统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控制,提升室内人工热湿环境。

      1)声环境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来源,采用混凝土外墙,外窗采用双层玻璃并限定气密性。地下一层暖通和给排水专业的平时(非消防)风机、水泵等设备,都布置在住户的投影面积以外,即噪声敏感房间与产生噪声的设备房间不相邻,选用低噪声风机、水泵设备;落地安装设备采用隔振基础,吊装设备采用减振支吊架;空调机房、风机房等处均作消声隔声处理;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治水锤。

      电梯井采用隔音构造,减小传向户内功能房间的噪音量。各户门采用保温降噪复合金属门,双金属门板,中间设15-18mm矿棉板。项目中最不利房间为30#楼最东侧卧室,属于对于有睡眠要求的主要功能房间,在关窗状态下昼间为32.6dB、夜间为27.9dB。其余房间,其噪声级均优于该卧室。

      2)光环境

      项目为住宅类建筑,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房间自然采光效果良好,室内采光系数最低值为2.99%,达到标准值2.2%的要求,外窗颜色透射指数不低于80,侧面采光均匀度最低值为0.42,达到标准值0.4的要求。由于项目周边建筑无连续玻璃幕墙,项目窗台面不受太阳反射光连续影响。

      高层住宅区域布置14个导光筒,多层住宅区域布置了采光井,地下一层相关区域在白天可以自然采光,有利于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天然光。室内功能房间,其光源色温不应高于4000K,墙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lx,顶棚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lx,一般照明光源的特殊显色指数R9应大于0,光源色容差不应大于5SDCM,照明频闪比不应大于6%,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组别不应超过RG0。

      选用防眩光灯具,合理布置灯具的安装数量、高度、位置、角度,保证室外眩光最大光强满足要求。

      3)热湿环境

      上海市过渡季节为东北偏北风,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整套居室中各个房间内温度的分布较为均匀,室内空气中温度基本保持在23.75℃~24.75℃之间,整个室内的温度主要受到自然通风进风温度的影响,因此室内温度分布效果良好,满足人体对温度要求的同时节省了建筑供热供冷能源的消耗。室内平均热感觉指标PMV值整体保持在-0.531~0.427之间满足人体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0.5≤APMV≤0.5,室内具有良好的热舒适。

      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以及户式新风系统对室内新风及温湿度进行调节,通过CFD仿真模拟软件对典型户型的温湿度进行模拟,得到室内夏季PMV的范围保持在-0.49~0.49,室内PPD范围在10%以内,最大值为9.9%。室内冬季PMV的范围保持在-0.45~0.25,室内冬季PPD范围在9.2%以内,达到《健康建筑评价标准》I级标准要求。

      室内的冷吹风感引起的局部不满意率夏季为21.44%,冬季为3.33%,地板表面温度引起的局部不满意率夏季为6.0%,冬季为8.5%,对应指标均达到《健康建筑评价标准》I级标准要求。

      此外,夏季户式新风系统利用表冷段可对新风进行集中除湿,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冬季采用新风全热回收,能够回收部分湿量;住宅中靠人员活动、烹饪、餐饮可补充足够湿度。考虑到上海市的室外湿度条件,基本能满足室内湿度≥30%。

      4)人体工程学

      项目卫生间面积3.1m2,淋浴喷头高度可自由调节,淋浴间设置安全把手,洗脸台前活动空间宽1000 mm,深 850 mm;坐便器前活动空间宽900 mm,深790 mm,卫生间布局合理。

      项目针对室内环境声、光、热湿以及人体工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保障住户获得良好的人居体验,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是评价建筑是否健康的关键因素。采用仿真模拟等预评估手段可以预测室内温湿度,有利于建筑设计进一步优化。

      (4)健身

      建筑场地内或建筑室内设置健身运动场地,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并带来更多的健康效益。免费提供健身器材,保证健身器材有不同的种类和足够数量,给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不同的选择。

      1)室外健身场地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70210.4m2。整体设计有三块室外健身场地,分别位于28#楼以北(352 m2)、33#楼以北(78 m2)和30#楼以北(146 m2),共570 m2。各场地100m范围内均设置直饮水设施,直饮水系统委托专业厂家设计。

      室外健身场地设免费健身器材,如图所示。主要种类有肩背拉力器、扭腰器、太空漫步机、立式健身车、双联健骑机等共26套成品设施,其铭牌附有指导说明,健身器材套数与总人数的4541的比值为0.57%。

      室外健身步道在小区的北侧,长度580.50m,净宽1400mm。小区红线周长1139m,健身步道长度相当于红线周长的50.97%。

      2)室内健身场地

      项目在1#楼B1层设健身房和游泳池,健身房面积265 m2,乒乓球室35 m2,游泳池面积426 m2,共726 m2。健身空间内设免费健身器材供小区内住户使用,包括哑铃3套,哑铃凳2台,跑步机6台,椭圆机5台,综合健身器6套,乒乓球台2台,共6种24台(套)。

室内健身场地

小区外公交站点

 

      3)绿色生活及出行

      项目设立自行车停车棚有非机动车停车位1517个,占建筑总人数的比例为33.4%,项目为自行车停车位备有打气筒、六角扳手等维修工具。项目小区出入口步行500米范围内有2个公交站提供2条公交线路,方便住户绿色出行。

      通过设置免费室内外健身场地、免费健身器材以及健身步道,社区公设置570 m2的室外健身场地,26套免费成品健身设施,并在各场地100m范围内设置直饮水设施。建筑内部有726 m2的室内健身场地,配有24套免费健身器材。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在生活中随时参加健身活动。

      建筑场地内或建筑室内设置健身运动场地,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并带来更多的健康效益,包括体重控制、缓解压力、降低疾病风险、改善骨骼健康、提升认知力等。通过设置和设计健身场地、器材、步道以及出行方式,充分满足住户的健身需求,将健康贯穿到每天的活动中。

      (5)人文

      1)室外场地

      交流场地位于1#楼南侧,小区入口附近的景观长廊和景观廊架,面积346 m2。利用其自身构筑物遮阴,遮阴面积>20%,设有座椅能满足30人同时使用。1#楼一层的物业办公内设有公共卫生间和直饮水点(室内桶装水饮水机),直线距离22m。

      项目借助天正日照分析软件TSun8.0对场地日照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冬至日日照时间>2h的区域。景观设计阶段,将老人活动场地和儿童活动场地布置在以上日照充足的区域内。

      室外儿童游乐场地位于小区西北角,29#楼和37#楼之间,面积45 m2,该场地西侧和东侧没有楼栋,通风良好。设有不少于6人的座椅。在29#号楼一层设有对外开放的卫生间和直饮水点(室内桶装水饮水机),与室外儿童游乐场地的直线距离60m。

      老人活动场地位于31#楼和32#楼之间,面积90 m2,其南侧是多层建筑。冬至日日照时间>2h,通风良好,同时设有不少于6人的座椅。

      2)心理健康

      29#一层设置大于30m2公共图书馆、大于50m2公共音乐舞蹈教室、设置大于30m2儿童活动室。各层电梯前室摆放艺术字画,满足不少于10个艺术品的要求,小区室外公共场地共设3个艺术雕塑。

      3)绿化绿植

      项目绿地率达到35%。室外植物品种种类丰富,包括白玉兰、金桂、朴树、红枫、紫荆等共87种,且色彩搭配得当。推荐每户客厅、卧室、阳台均放置绿植,为每户赠送2株绿植。

      4)适老设计

      项目所有坡道面、公共活动区、走廊、楼梯均采用防滑铺装。建筑内标识均采用大字标识。建筑公共区和老年康体活动室墙面无尖锐突出物,老年康体活动室的墙/柱/家具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公共空间无尖锐突出物,并为用户提供老年人用房安全建议书。

      5)医疗服务

      项目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为住户提供急救包、心脏复苏装置、洗眼器、氧气瓶等紧急救护设施及服务,面积为150㎡。项目设置医疗急救绿色通道,与消防绿色通道合用,可保证救护车顺畅通行,到达每栋楼的出入口。卧室和卫生间设置紧急呼救按钮,高度为0.7m。

      通过人文关怀的设计,项目共设置346 m2的交流场地,45 m2的儿童活动场地,90 m2的老人活动场地。在室内设置30m2公共图书馆、大于50m2公共音乐舞蹈教室、设置大于30m2儿童活动室。在前室和大厅布置了装饰画和绿植,并针对老人设计有防滑铺装,针对小区医疗设计有150 m2的卫生服务站。

      通过对小区室外场地、心理健康、绿化绿植、适老设计、医疗服务等人文关怀方面多角度考虑,丰富了住户的日常生活,提供心理调整的条件,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助于人体身心健康发展。

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4.1 增量成本

       项目较常规的技术措施,具有成本增量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装饰装修材料健康性、提高家具和室内陈设品健康性、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直饮水系统、淋浴器避免用水干扰措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免费健身器材、专用健身步道等,健康建筑总增量成本为521.76万元,单位建筑面积增量成本约为53.20元/m2。

       4.2 社会效益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在设计过程中从建筑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等指标要求出发,采用了高气密性外窗、高过滤效率全热交换热回收系统、装修材料污染物控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直饮水系统、高舒适人工冷热源控制、健身人文等经济适宜的技术。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对建筑室外风环境、室内通风、天然采光以及室内冷热源进行预测,设计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优化,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性能,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感受,促进了身心健康,有利于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健康中国战略贯彻与推进。

 

5 总结

       1 健康特点

       围绕着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等几大指标,针对建筑物理,如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光、空气品质等,建筑心理,如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使用材料等,采用适宜的健康建筑技术提升建筑空气、水、食品、声光热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最大程度的约束建筑建设过程中各参与方降低建筑健康性能的不良行为,引导建筑在设计伊始将以维护建筑的安全性、降低建筑危害健康风险当做核心条件。

       2 推广价值

       面临当前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面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优化与身心健康的切实诉求,在国家重视环境改善、重视城市宜居、重视人民群众健康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应做出新的调整,特别是应该在“健康”“环保”方面采取大的举措。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力求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取得新突破,将绿色建筑作为实施本标准的基础条件,在注重资源节约的前提下,关注建筑室内外环境品质、饮用水品质、建材有害物质含量等一系列“宜居”性指标,提升建筑品质的同时有利于健康理念的推广与普及。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将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健康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或业务需求纳入全盘考虑之中,必然有助于使用者与设施、设施与设施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各项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项目的推广,有益于拉动追求“健康”“舒适”“宜居”环境的消费群体在建筑领域的服务消费。此外,项目在内容设定方面也关注“老龄化”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关爱老人儿童,注重其在建筑使用方面的健康需求、特定要求,这不仅适用于普通建筑,同样适用于养老社区、老年公寓等特殊建筑类型,紧跟国家发展养老消费的政策背景,如若推广,有利于产业耦合升级,可持续发展。

       3 思考与启示

       与绿色建筑相比,健康建筑对建筑的健康性能要求更高且涉及的指标更广,而且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律相似,健康建筑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特别是体现在运行效果上的问题,例如室内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水质标准满足和高于现行标准要求的技术措施、建筑综合设计实现最优舒适度、老龄化背景下的建筑适老设计等等,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健康建筑更加综合且复杂,除建筑领域本身外还涉公共卫生学、心理学、营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健身等等很多交叉学科,各领域与建筑、与健康的交叉关系,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为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的最基本需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以标准为引领,推动健康建筑行业向前发展。这就需要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地产商、产品生产商、医疗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单位、适老产业、健身产业等在内的更多资源,形成良好的健康建筑发展环境,共同带动和促进健康建筑产业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