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才叫新型城镇化

来源: 中国改革报  时间: 2017.01.04  打印本页  分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也进入发展快车道。然而,我国城镇化建设走的依然是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先发展、后治理一样的路径,轻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由此造成了资源被大量消耗、有害物质大量产生、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诸多问题,给可持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也进入发展快车道。然而,我国城镇化建设走的依然是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先发展、后治理一样的路径,轻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由此造成了资源被大量消耗、有害物质大量产生、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诸多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能量的聚合体,同时也是巨大能量的消耗体。伴随着巨大能量的消耗,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成为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绿色低碳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

       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实现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于2010年7月和2012年12月分两批开展了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共有42个试点省市探索不同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从整体上带动和促进了全国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绿色低碳的设计和建设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话题,用绿色低碳理念来设计建设未来城市,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能源管理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课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低碳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据相关资料显示,1978年~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7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5.6%;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总量丰富,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其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70%,其中电煤超过50%;清洁的油气资源储量少,开采难度大。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相对贫乏,常规能源总量约为世界的10%,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

       在化石能源中,煤炭是最“脏”的能源,其生产和消费都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我国煤炭基地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而煤炭的开采对水资源有巨大破坏作用,水资源的缺乏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煤炭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和地面塌陷等问题也容易加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进程。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能源需求将呈现增长快速、需求刚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持续增加,2015年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而且这一增长趋势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扭转。

       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据2008年召开的世界能源会议统计,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预计还可开采30年~40年;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共计119万亿立方米,预计还可开采60年。目前,全世界每年要消耗约120亿吨石油当量的能源,且正以年5%的速度增长,其中80%来自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它们燃烧后会排放290亿吨二氧化碳。

       能源消费的增长,一方面加剧了能源危机,一方面使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造成能源资源浪费严重。2014年4月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论坛消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36.3%,比发达国家低10%,产品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浪费惊人。

       二、城镇建设的需要

       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人口密度大、空调等设备释放的热量及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热岛效应”。

       据监测数据显示,夏季高温严重时,北京市城六区“热岛”面积已经占到该区域总面积的77%,由此形成的热岛环流导致中心城区空气流动性变差,加剧了城市污染程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只是一味地“摊大饼”式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未给城市留有风道,造成城市里刮风少,风力小,大风成为城市内部日益稀缺的资源。据统计,不少城市的平均风速都有很大的下降,有的下降10%,有的下降更多。从2014年11月~12月末,两个月的时间北京共有304个小时出现了小风或者静风。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机构的共同研究表明,1971年~2007年,南京城区近地层风速从3米/秒降至约1.8米/秒,降幅达40%。南京气象台台长姜有山认为,建筑群增多、增密、增高,是城区风速显著减小的重要原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三、应对气候变化之亟须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3年8月,那个夏天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酷:截至8月7日立秋,雄踞中国省会级城市高温榜榜首的长沙已有47个达到或超过35℃的高温天,其中连续高温38天;立秋这一天,40℃的上海居然没“挤”进前10名,浙江奉化43.1℃“高烧”领跑全国……高温炙烤下,“立秋”节气就像个冷笑话。

       来自世界银行一份名为《调低高温》的报告显示:如果各国政府遏制气候变化的承诺没有兑现,最早在21世纪6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以前高4℃。

       美国气候专家前不久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2℃,将造成2.8亿人居住的大片陆地被淹没;而如果平均气温升高4℃,则会造成7.6亿人因家园被水淹没而无家可归。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为实现减排目标,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启动了低碳城市试点,目前,我国共有42个低碳省区城市试点,这些试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40%左右,GDP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可以说规模是相当大。2016年6月7日,在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低碳试点将扩大到100个城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低碳发展乃战略之举

       一、加快生活废物利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成为难以处理的废物。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

       生活垃圾中,有可回收利用的玻璃、纸、铝、柏油、钢铁、打印机、碳粉匣、墨水匣等。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从事废物的直接有效应用,使这些废弃物成为产品的能源和资源,使废弃物得到二次或多次开发利用。

       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它也是一种能源、财富。科学家测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有机可燃物等,所含的热值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量大约相当于1吨煤。如果我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万吨~6000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

       中国城市人均年产垃圾约440公斤,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6亿吨,还在以年增长率8%~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58.2%,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5.7%,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垃圾发电未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据了解,我国年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占70%,焚烧和堆肥等占10%,剩余20%难以回收。其中垃圾发电率还不到10%,相当于每年白白浪费2800兆瓦的电力,被丢弃的“可再生垃圾”价值高达250亿元。

       二、把“高端化”植入新城市设计方案

       设计低碳未来之城。建设低碳化的新型城镇,需要以未来视角设计生态、智慧之城,探索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指导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考虑能源生产与转换、储存与输送、回收与再生、高效利用四个环节,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加快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计划,加速光纤入户,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对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各类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

       建造城市的吸水功能。近几年,许多城市“看海”情景频现,很多雨水都白白流失,雨水过后城市又进入“缺水季”。城市的过量雨水,不仅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还造成少数人生命的消失,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伤害。
      
       为留得住雨水,让雨水为城市所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根据国家安排,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于2015年和2016年分两次组织海绵城市试点申报评审工作,先后确定两批30个城市作为试点,中央财政还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贵安新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心区内20平方公里试点,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启动了“十河百湖千塘”工程,实现河湖保护与生态景观的有机统一。

       三、打造绿色建筑实现节能降耗

       有人曾形象地说,城市就是钢筋水泥混合体。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是城市建设的急迫任务。

       实现绿色建筑,首先选择绿色建材。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指出,到2018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品种质量较好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与2015年相比,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积极推进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革新行动,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外墙保温材料,开发推广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

       对既有建筑要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原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后,我国成了世界制造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传统产业企业数量在全国企业总数占比为60%,技术装备水平仍属低端,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开启工业4.0时代,都在通过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加强制造业,全球工业发展模式将发生巨大变革,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和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由之路和艰巨任务。

       从产业演进角度来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途径来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嫁接”或“裂变” ,或者两种方法融合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在国务院2009年9月召开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强调,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会议确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低碳发展前景可期

       一、开启环保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下矿产资源经过大量开采,已接近枯竭。但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这些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成地上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而存在。这些物质将成为再生资源,而再生资源将成为我们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发展循环经济将迎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经济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绿色环绕之城

       “森林环城、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城、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的期望和追求。

       城市森林可美化环境,有益市民健康,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是构成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场所。

       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目前全国已有41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东滩地区,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城,未来的生态城里,废弃物被当作一种资源,城市的大部分废弃物将被回收,而且有机废弃物将被用作生物质能以产生能源。东滩将成为没有任何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零碳城市。东滩三个村落吸引着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人们,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

       三、智慧家居之城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生活的智慧程度在不断提高,智慧城市也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日益突出的“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确定为90个。三大电信运营商利用移动技术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与300 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智慧在城市扩展,物流、制造、贸易、能源应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健康保障、安居服务、文化服务等,智慧流进了城市每一根血管,智慧融入了城市每一个细胞。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对推进城镇化做了专题部署,要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步伐。

       在城镇化建设之初融入低碳理念,是从源头管理和控制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以尽早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